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10px 0 10px; text-align:left"|<center>'''鐵路局(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鉄道部)'''<br><img src="https://mocfile.moc.gov.tw//images/original/b0b93103-f5dc-408a-9b8c-0e386409ecea.jpg" width="250"></center><small>[https://www.ntm.gov.tw/content_151.html 圖片來自國立台灣博物館]</small> |}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簡稱<鐵道部> <ref>[https://168.motc.gov.tw/theme/news/post/1906121101418 交通部長現勘國定古蹟鐵道部,瞭解古蹟園區規劃再利用],交通安全入口網,2014-02-02</ref> 是[[臺灣]][日治時期]]的[[官營鐵路]]專責機構,隸屬[[臺灣總督府]]轄下,為今日[[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的前身。
辦公廳舍位於忠孝西路、塔城街、鄭州路、延平北路間,列為[[國定古蹟]]。
*日本明治33年(西元1900年)由陸軍省移交鐵道部,同年改稱為[[臺北工場]]。
*日本明治41年(西元1908年)臺灣西部 [[ 縱貫鐵路 ]] 開通,鐵路交通運量與車輛維修需求大增 ,1909年臺北工場向東擴張,新建車輛修理工場、塗工場。1915年起拆除基地南邊原有建物,1918年新建鐵道部廳舍,與臺北工場並存,成為南廳舍、北工廠配置,直到1934年臺北工場搬遷至松山(今國定古蹟臺北機廠)為止,街廓內原有將近四十棟建物,歷經2005年興建捷運以及2013古蹟修復拆除不保存者,目前尚餘十棟,其中包含八處法定文化資產。      鐵道部成立於日治時代的[[1899年臺灣|1899年]][[11月8日]],原為總督府直屬機關,[[1924年]]12月25日改隸於總督府交通局之下。在[[日本]][[台灣日治時期|治台]]近50年的期間中,[[1908年]]完成[[縱貫線 (鐵路)|縱貫線]]的全線貫通,形成台灣第一次「[[空間革命]]」。此外,鐵道部還修築了[[臺鐵淡水線|淡水線]]、[[宜蘭線]]、[[臺東線|台東線]]等鐵路路線;亦曾進行[[北迴線]]、[[南迴線]]與[[中央山脈]]橫貫線的路線探查與規劃 。 
儘管難以脫離殖民統治者的心態 *日本明治42年(西元1909年)臺北工場向東擴張 但鐵道部對於台灣的交通與經濟發展有一定貢獻,尤其歷任部長如[[後藤 平]] 建車輛修理工場 [[長谷川謹介]]以及當時的鐵道部官員,皆為相當稱職的[[技術官僚]] 塗工場
*日本大正4年(西元1915年)起拆除基地南邊原有建物,日本大正7年(西元1918年)新建鐵道部廳舍,與臺北工場並存,成為[[南廳舍]]、[[北工廠]]配置,直到日本昭和9年(西元1934年)臺北工場搬遷至松山(今國定古蹟臺北機廠)為止。
1945年,[[二戰]]結束,[[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接收台灣, == 原 鐵道部 先改制為[[臺 廳舍及建築介紹 ==省行政長官公署]]交通處[[ 鐵路管理 委員會]]、後改制 局舊廳舍, [[台灣 日治時期的 路管理局]] 道部辦公場所 雖然在改制過程中,受到公告指定為[[國 民政府定古蹟]][[中國東北|東北]]鐵路概念分工影響 部分組織工作分配與原本的 包含主建築廳舍( 鐵道部 不同,但總體來說,總督府鐵道部仍然堪稱台鐵的前身;{{cn|至今仍有許多老一輩台鐵員 )、 務室 甚至一般民眾,稱台鐵為「鐵道部」。現 電源室、戰 臺鐵的局徽也 指揮中心(防空洞)、食堂 當年的車票底紋圖示相差不遠 八角樓(廁所) |time=2017-07-26}}
一、鐵道部:日本大正7年(西元1918年)鐵道部廳舍第一期完工,取代原本使用的清代機器局四進衙門,由鐵道部下屬各課室使用。
=== 總督府交通局組織 ===1939年(昭和14年)時點* 鐵道部 本部:庶務課、經理課、運輸課、運 廳舍為磚木構造,外廊樓板採用鐵軌混凝土構造。正面以兩座塔樓塑造為主要入口意象,一樓順著路口 課、工務課、工 角設計圓弧造型,兩側各設三根古典柱式,二樓為雙柱支撐的兩米陽臺外廊,單斜屋頂上置大型老虎窗,一樓大廳以弧形天花板及柱列界定空間,由木 課、建設改良課、自動車課、監督課* 中央樓梯至二樓,室內多數天花板及牆面以灰泥雕塑裝飾,採用臺灣少見的橢圓形天 蓮港鐵道出張所*台北鐵道工場*高雄鐵道工場:鐵道從業員養成所板。
二、食堂:由「職員食堂」與「經理課會計係辦公室」兩棟建築組合而成,職員食堂建築於日本昭和7年(西元1932年),為木造二層洋式建築。經理課會計係辦公室建築於日本昭和16(西元1941年),同為木造二層建築物,設計者與營造者皆不詳。
以樓梯與走廊連接廳舍及食堂。食堂屋頂金屬托架做工精緻,屋身木料多為二度使用其他拆卸建築的再生木材,室內天花板及屋樑外表採用德式工法拉毛質感,一樓外牆使用[[拼接式]]德式雨淋板。
=== 掌管路線 ===;鐵道[[縱貫線 (鐵路)|縱貫線]](包含了[[劉銘傳鐵路]]、[[基隆臨港線]]、[[高雄臨港線]]的一部份)、[[宜蘭線]]、[[臺鐵淡水線|淡水線]]、[[亞細亞支線]]、[[ 張犁支線]] [[松山飛機場線]]、[[ 八角樓男廁:建造於日本 同興運上埤頭倉庫支線]]、[[新北投支線正8年( 臺鐵西元1919年)|新北投支線]]、[[大同鐵工場側線]]、[[新竹飛機場線]]、[[海岸線 (臺鐵)|海線]]、[[臺中線]](包含了[[舊山線]])、[[集集線]]、[[屏東線]](包含了[[屏東線]]舊線)、[[屏東飛機場線]]、[[東港線]]、[[平溪線]]、[[臺東線]](東拓前)、[[内灣線|竹東線]]、[[東勢線]]與[[新高 ,為磚造一層樓歷史主義風格建 港專用鐵道]],因職員以男性為主,因此只設置男廁。
屋頂砌石板瓦,主結構為鋼筋混凝土中空八角柱,上方為通風口,和外牆間由八根鋼筋混凝土樑相連接,宛如一把撐開的傘,八個小便斗圍繞在八角柱周圍,有門便所則分佈於八角形的的兩個邊,每個邊有兩間共四間,便所後方設置便於清除的戶外化糞池。外牆以洗石子、牆面分割線來表現仿石砌的風格。
;自動車*北部線:基北線 北新線 電源室:建造時間早於日本大正14年(西元1925年),可能為機械發電,或為蓄電廠的單層供電場所,歷經多次增建,為配合南廳舍 、北 淡線*中部線:豐中線、中員線、員二線、苑王線*南部線:嘉南線、南高線、高屏線*南廻線:屏枋線、南廻本線、恒春線、四 工廠的基地走向,平面形成曲折特殊角度。構造為有扶壁柱磚造承 溪線、滿洲線、鵞鑾鼻線牆身,木造桁架屋頂,上方設有俗稱太子樓的[[通風]][[散熱]]氣窗。
五、工務室:建造年代應在日本昭和9年(西元1934年)臺北工場遷出後,為洋式風格單層木造建築,立面開窗佔牆面八成,強調室內採光。最下端為鋪設防蟻混凝土地基、中間為雨淋板及灰泥牆體與門窗開口,屋頂形式為四坡水,鋪設棧瓦。
六、戰時指揮中心:位於園區西北側,日本昭和18年(西元1943年)興建,為鐵道部高層員工避難之處,以鋼筋混凝土建造,分為上下兩層,上層露出地面約7公尺高,為避彈而採圓錐造型,外部防護壁為戰後因應國共內戰增建。內層入口設有防爆鐵門,下層埋入地下,室內壁面有包括車站、橋樑、河川、隧道在內的全臺鐵路圖,並有通風口與地面相連。
== 原鐵道部廳舍 ==位於[[台北市]][[台北府城北門|北門]]附近的台灣鐵路管理 七、清代機器 舊廳舍 遺構:捷運松山線於2006年施工時發現,石砌牆高兩公尺餘,牆身為夾心構造 日治時期即 兩側 疊石、中央以粘土與卵石填充。試掘地下約60公分處發現石板古 部辦公場所 石板古道每隔50餘 告指定 分鋪有南北向石條,石條約 [[台灣古蹟列表|三級古蹟]] 城牆石尺寸,其間鋪以卵石,與舊照片所見石版道路形式相同 後改 為[[ 國定古蹟劉銘傳]] ,登錄部分包含主建築廳舍、工 推行洋 室、電源室、戰 運動 指揮中心(防空洞)、食堂與八角樓(廁 建機器局相關建築
八、臺北 於1919年3月的這棟仿場:原名為[[ 都鐸式車輛修理工場]] (Tudor architecture)半木構 ,建 建築 於日本明治42年(西元1909年) 自落成以來一直都是台灣鐵路的行政中心 面寬24公尺 直到1990年第五代[[台 南向朝廠內與 車站]]完工之 向朝大稻埕。各設有塔樓與山牆,圓弧山牆 方設有太子樓 台鐵局本部 是供廠房通風換氣 辦公廳舍才從這棟建築搬遷到台北 氣窗。東西向兩側共以六股承重磚拱牆組成,形成六座拱門供 站五樓現址 輛進廠維修的六股軌道通過
屋頂為兩坡落水,屋架為採用跨距達17公尺的洋式鐵軌桁架,是劉銘傳推行洋務運動時,購入歐洲廢棄鐵軌,採用鐵軌熱熔式鉚釘(rivet)鉚接焊組而成的第一代大稻埕臺北火車站棚架鋼構,屋面鋪設亞鉛板瓦。
這座因 戰後改 年久失修而略嫌破舊的 道部舊廳舍 禮堂 朝向廠內的南向立面拆 身擁有的日治時期鐵道記憶外,內部如大禮堂、[[ 切角屋頂木造 玄關]]等建物尚有[[臺灣清治時期|清代]]「台北火車票房」(第 ,增設 代台北車站)與「[[機器局]]」留存下來 座古典三角山牆 珍貴遺構 弧拱門廊 不但形成相當難得的[[維度|2D]]歷史空間標定,知名[[鐵道迷]][[吳小虹]]也將舊廳舍形容 並拆除太子樓與圓弧山牆改 「清骨日皮」的建築 三角山牆
建造市民大道拓寬馬路,拆除北側雙塔樓與兩座拱門的開間進深。捷運松山線路線劃定後,禮堂位於地下路線通過的上方,為了施工需要由捷運局向臺鐵購地預定拆除老禮堂,經專家學者勘查,認為這座建築乘載臺鐵人各種局內活動的共同記憶,捷運局清除室內地坪挖掘出原有工場為放置修車鐵軌,由卵石與混凝土構成的道床地坪,以玻璃纖維翻製拓模記錄並保存少許道床混凝土塊。
==參考文獻 = 古蹟簡介與現況===*該建築採寫實式的都鐸式建築:磚砌外牆,入口為弧狀圓拱門洞,衛牆配置[[洗石子]]圓柱天窗,另外,二樓屋頂與內部裝潢建構皆以[[檜木]]為主,也有中央露臺與玄關走廊。*鐵道部舊廳舍所在區域,[[台灣清治時期|清治時期]]稱為「[[河溝頭]]」。[[台北城]]尚未拆除時,城外還有一條引自[[淡水河]]的狹窄護城河。*1990年代初的著名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主要場景即在此拍攝。*依照[[桃園機場捷運]]及[[台北捷運松山線|臺北捷運松山線]]的興建規劃,舊廳舍區塊西北角的部分遺跡,會進行移地重建。*2005年6月,[[台北市文化局|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將其附近的「台北工場」遺構(戰後改作為大禮堂使用)一併列入古蹟範圍;並將原來的古蹟名稱「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簡化為「台灣總督府鐵道部」。*園區目前由[[國立臺灣博物館]]代管並進行修復工程,2014年1月9日動工{{reflist}}
1,65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