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通剧

增加 83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通剧,是一种[[江苏]][[南通]]的传统戏曲剧种,原为僮子戏,它源于上僮子。所谓"僮子"即民间职业巫师,发源于楚越的"以舞降神"的巫觋与当地的方言、文化、风俗、民情交融,同化逐渐形成了有鲜明南通地方色彩的古巫觋的另一个分支──南通僮子。僮子在乡间从事迷信活动上僮子的过程中,把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说唱神鬼词句及七字调、古儿书唱本加工后,化妆登台,串演戏文。它以南通方言加锣鼓伴奏的演唱、粗犷的唱腔和通俗易懂的唱词,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
僮子的做"劝"(劝世文)演戏,尽管纯朴得过于简陋,粗糙得近乎原始,但它却千真万确是典型的民间戏剧,并拥有数十万计的观众,长演长盛,历久不衰。像南通这样地处沿海地区,经济和文化发达的城市,南通僮子依然比较完整地保留着原始、古朴的风貌,这简直令人不可思议。建国后,僮子摒弃其祭神驱鬼的迷信内容,利用其说唱形式,演现代剧,推陈出新,逐步改造成为通剧,在编导、表演、音乐、舞美等方面都有提高。近年来,南通僮子不仅被列为专门课题重点研究,而且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和兴趣。<ref>[http://wm.jschina.com.cn/9658/201509/t2407716.shtml 通剧为何久唱不衰却惹人嫌?] , 江苏文明网 2015-09-21 </ref>
==形成==
僮子是民间的巫师,是从楚越的巫文化"以舞降神"发源而来,在南通一带形成南通僮子这种富有本地特色的巫师。僮子在祭祀、祈祷、招魂等活动中进行舞蹈歌唱,渐渐把一些故事、七字调加入唱词中,这种歌唱方式为百姓所喜闻乐见,就慢慢传播开来,最后登上舞台  建国之后 地方政府摈弃了“上僮子”中的迷信内容,选取了其中的戏剧演唱部分,用南通方言加锣鼓伴奏,逐步将它改造为一种说唱。1957年,成立了南通侗子戏业余剧团;1958年10月,整顿建立了南通市实验僮子剧团;1960年5月,又更名为南通市实验通剧团,老百姓也就顺理 章地把“僮子戏”改口称作 通剧
==艺术特点==
===剧种改革===
南通市实验通剧团成立后,排演现代戏《[[好书记]]》 、 《枯井沉冤》 、 《白毛女》 、 《血泪荡》 、 《[[社长的女儿]]》 、 《绿野红花》 、 《李双双》 、 《李印》 、 《[[夺印]]》 、 《丰收之后》 、 《活捉罗根元》 、 《木匠迎亲》 ;改编整理古装戏 《[[王清明合同记]]》 、 《郑三郎上西天》 、 《陈英卖花》 、 《花仙果》 、 《借年》等。同时移植京剧和其他剧种的古装系剧目40余出,如《[[窦娥冤]]》 、 《秦香莲》 、 《珍珠塔》等。<ref>[https://www.sohu.com/a/258099775_763576 通剧登上“户口本”,戏歌《踏青》在央视] , 搜狐 2018-10-07 </ref>
通剧作为江苏的一个新兴剧种,它的实验和探索引起了中共江苏省委领导的关注。1961年6月,现代戏《[[好书记]]》去[[南京]]演出,但效果不佳。观众对曲调和特殊的南通方言感到陌生。后以童子戏老腔进行实验的传统曲目《[[陈英卖水园会一折]]》,得到省、市文艺界[[顾尔镡]]、[[陶应衍]]等认同,觉得声腔比《[[好书记]]》乡土气浓,有地方色彩。在通州市兴仁蹲点、体验生活的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鲁韧,对通剧《[[杨立贝告状]]》与《社长的女儿》的人物塑造,以及表导演问题,作了专题辅导。
[[File:通剧3.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南通市文化馆开始恢复通剧活动。南通市文化局成立通剧改革小组。1980年 11月,[[江苏]]省文化局在南京举办戏曲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南通市歌舞剧通剧《[[谁住在这间房]]》参演并获奖。1981年始,通州市[[秦灶乡]]、四安乡、石南乡等;崇川区五山文化馆、城中文化馆;如皋市九华乡等地童子戏老艺人和年青的业余爱好者先后成立了半农半艺的通剧队。<ref>[http://k.sina.com.cn/article_2056346650_7a915c1a02000o6wb.html 南通凤凰社区:通剧文化走进邻里] , 中国江苏网 2018年10月16 </ref>
不久后,艺人自由组合成松散的民间演出队。伴奏废除民族管弦乐队,仍然用锣鼓伴奏,演出场所以村台为主,现代戏剧目逐渐减少,传统戏为主,疏离了实验通剧的探索实践,回归到童子戏的传统套路上去了。但是,通剧的探索实践,从声腔、剧目、表演、舞美等方面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的童子戏演出,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催发了新编历史剧的相继问世,如《[[魏二郎]]》 、 《花子街》等。另有传统戏《[[郑三郎上西天]]》 、 《珍珠塔》 、 《[[王清明合同记]]》 、 《陈英买水》等20余部盒式录音带以通剧的名义问世,实质上是带有鲜明实验通剧印记的童子戏。
15,65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