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柏林墙

增加 11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柏林墙'''正式名称为反 [[ 法西斯 ]] 防卫墙,是东德在己方领土上建立的环绕西 [[ 柏林 ]] 边境的边防系统,柏林墙将柏林一分为二,阻断了东柏林和西伯林之间人员的自由来往。
柏林墙修筑前,约有250万民主德国居民逃离民主德国,他们中的许多人通过西柏林前往联邦 [[ 德国 ]] 和其他西欧国家。<ref>[https://www.sohu.com/a/241189957_100098218 世界上最著名的墙之一“柏林墙”的故事 ],搜狐网,2018-07-14 </ref>
“柏林墙”,这座横穿冷战最前沿柏林的隔离建筑,建于58年前(1961年8月13日),倒塌于30年前(1989年11月9日),存在了28年零2个月26天。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国政府宣布允许公民申请访问联邦德国以及西柏林,柏林墙被迫开放。1990年6月,民主德国政府正式决定拆除柏林墙。
1、背景
柏林墙(德语:Berliner Mauer 英语:Berlin Wall)是冷战期间民主 [[ 德国 ]] 政府环绕西柏林边境修筑的全封闭的边防系统,以将其与联邦德国管辖的西柏林市分割开来。始建于1961年8月13日,全长167.8公里,最初以铁丝网和砖石为材料,后期加固为由瞭望塔、混凝土墙、开放地带以及反车辆壕沟组成的边防设施。民主德国政府称此墙为“反法西斯防卫墙”(德语:Antifaschistischer Schutzwall),其目的是阻止民主德国德居民逃往西柏林。由于柏林墙把西柏林地区如孤岛一般包围封锁在民主德国境内,因而也被称之为“自由世界的橱窗”(德语:Schaufenster der freien Welt)。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也成为了分割东西欧的铁幕的一个象征。
2、德国分裂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 纳粹 ]] 德国及其首都柏林被 [[ 苏联 ]] [[ 美国 ]] [[ 英国 ]] [[ 法国 ]] 分成四区占领。原纳粹德国首都柏林被分割为东柏林与西柏林。
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相继成立。两个德国的分裂对峙持续了41年。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成为东西方两大阵营交锋的最前沿,各为其主,各不相让。这期间,柏林墙的出现,便具有了标志性意义,成为冷战的符号和象征。
1949年, [[ 苏联 ]] 占领区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东德或民主德国),首都设在东柏林(柏林的苏联占领区),而美、英、法占领区则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西德或联邦德国),首都设在波恩——直到1990年两德统一为止。
3、人员流失
[[ File:58871446629158.jpg|缩略图|2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6%9F%8F%E6%9E%97%E5%A2%99%E5%80%92%E5%A1%8C&src=srp&correct=%E6%9F%8F%E6%9E%97%E5%A2%99%E5%80%92%E5%A1%8C&ancestor=list&cmsid=84893c55d62849f9d17f3a85dbb3f16d&cmras=0&cn=0&gn=0&kn=23&crn=0&bxn=20&fsn=103&adstar=0&clw=249#id=458b84810770a958c753da549fc38ab9&currsn=0&ps=69&pc=69 原圖鏈接][http://www.kekenet.com/Article/201511/407813_2.shtml 来自可可英语]]]
1952年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关闭了民主德国和联邦 [[ 德国 ]] 的边境,只有东西柏林边界仍然开放。大批民主德国公民经西 [[ 柏林 ]] 前往联邦德国及其他西方国家,造成大量技术人才和劳动力的严重外流。人力资源的流失带给民主德国的直接损失约为70亿至90亿美元,年轻劳动力的流失造成民主德国225亿马克的教育投资损失,教授和其他知识分子的流失为民主德国的经济建设增加了困难。
柏林墙修筑前,约有250万民主 [[ 德国 ]] 居民逃离民主德国,他们中的许多人通过西柏林前往联邦德国和其他西欧国家。柏林墙的建立是冷战期间 [[ 美国 ]] [[ 苏联 ]] 两大阵营之间冲突导致的,它是二战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也成为了分割东西欧的“铁幕”的一个象征。
4、非法越境
5、阻止西逃
柏林墙是德国分裂期间民主德国政府环绕西柏林边境修筑的边防系统,以将西柏林与民主德国领土分割开来。柏林墙始建于1961年8月13日,全长155公里。柏林墙开始为铁蒺藜围成的路障,后改筑成2米高、顶上拉着带刺铁丝网的混凝土墙。在正式的交叉路口和沿线的观察塔楼上设置警卫。民主德国政府称此墙为“反 [[ 法西斯 ]] 防卫墙”或“强化边境”,其目的是阻止民主德国居民逃往西柏林。柏林墙修建后,在1961至1989年间这类逃亡被大幅限制下来,约有5000人在此期间尝试翻越柏林墙。<ref>[https://www.zqnf.com/daandaquan/216979.html 柏林墙什么时候修建 柏林墙的修建标志什么],答案网,2019/2/21</ref>
==历史意义==
柏林墙的倒塌,代表了一个统一的德国,作为欧洲经济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统一后德国的发展可以带动整个欧洲的经济发展,使世界经济向多元化的趋势发展。
柏林墙的倒塌标志着德国的统一,是东欧剧变的一部分,也推动了 [[ 苏联 ]] 解体和冷战结束。
1989年11月9日,作为东西两大阵营对立的主要象征,柏林围墙被拆毁。
苏联东欧集团,在20世纪80年代,经历 [[ 波兰 ]] 人民共和国"团结工会"运动、 [[ 捷克斯洛伐克 ]] 社会主义共和国"七七宪章"运动,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 [[ 罗马尼亚 ]][[ 社会主义 ]] 共和国的内战等事件,最终东欧剧变,苏联也在1991年12月25日正式解体。
==简介==
==修建过程==
1961年8月13日,民主 [[ 德国 ]] 政府开始沿着西 [[ 柏林 ]] 的边界修建柏林墙。先是完全封锁西柏林的边界,民主德国军队和工人开始破坏道路使车辆无法正常通行,并安装带刺的铁丝网和围墙。柏林西侧外围共修筑156公里,其中柏林市区43公里。铁丝网在修建时相对法定民主德国领土稍向内侧,以确保能够射杀已翻越柏林墙的东德人。
8月17日后,开始放置混凝土构件,边界被修建成真正的墙。在修建期间,民主德国国家人民军和工人阶级战斗队得到授权,可以射击任何试图穿越的人。之后又安装了围栏、雷区和其他障碍,从而清理出一个巨大的无人区来分辨逃亡者。到1961年11月20日,柏林墙基本建成。<ref>[https://www.sohu.com/a/243746458_161325 柏林墙:从建造到倒塌 ],搜狐网,2018-07-27</ref>
==柏林墙倒塌==
[[ File:U8472P1488DT20141110100041.jpg|缩略图|2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6%9F%8F%E6%9E%97%E5%A2%99%E5%80%92%E5%A1%8C&src=srp&correct=%E6%9F%8F%E6%9E%97%E5%A2%99%E5%80%92%E5%A1%8C&ancestor=list&cmsid=84893c55d62849f9d17f3a85dbb3f16d&cmras=0&cn=0&gn=0&kn=23&crn=0&bxn=20&fsn=103&adstar=0&clw=249#id=690954c3a5631285264285603bb36e6e&currsn=0&ps=69&pc=69 原圖鏈接][http://spro.so.com/searchthrow/api/midpage/throw?ls=s112c46189d&lm_extend=ctype:3&ctype=3&q=%E6%9F%8F%E6%9E%97%E5%A2%99%E5%80%92%E5%A1%8C&rurl=http%3A%2F%2Fhistory.sina.com.cn%2Fbk%2Fsjs%2F2014-11-10%2F1003107376.shtml&img=http%3A%2F%2Fi0.sinaimg.cn%2Fhistory%2F2014%2F1110%2FU8472P1488DT20141110100041.jpg&key=t011933429b3607d8b1.jpg&s=1587047270453 来自360搜索]]]
1989年5月,在匈牙利 [[ 社会主义 ]] 工人党宣布放弃执政党地位,实行多党制,波兰统一工人党与团结工会达成实行议会民主的协议,正在为即将到来的大选作准备的时候,匈牙利开始拆除通往 [[ 奥地利 ]] 边界上的铁丝网,打开了民主德国居民经匈入奥逃往联邦德国的缺口。
至10月初,已有3.7万名民德公民逃往联邦 [[ 德国 ]] 。在居民大批出走的冲击下,10月7日民德40周年国庆日前后,东 [[ 柏林 ]] 、莱比锡等许多城市爆发了游行示威活动,要求民德当局发扬民主,进行改革,放宽对出国旅行和新闻媒介的限制。
为了平息事态,稳定局势,德国统一社会党频繁召开会议,讨论对策,但意见严重分歧。在10月17日的政治局会议上,民德 15个专区(包括东柏林)党的书记中有13个要求以埃里希-昂纳克为首的政治局全体成员辞职。18日,德党召开十一届九中全会,从1971年以来一直担任民德最高领导人的昂纳克以健康为由辞去党和国家一切领导职务,原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会书记、国务委员会副主席埃贡-克伦茨当选为德国统一社会党总书记(24日又接任民德国务委员会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
克伦茨上台立即表示要推行改革,要实行“自由选举”,然而克伦茨的一个惊人之举乃是11月9日突然下令凿开了“柏林墙”,宣布开放东西柏林、东西德的分界线,于是,民主德国居民顷刻像潮水一般迅猛地涌向西柏林和联邦德国各地。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结果的影响下,欧洲的政治地图被划定了。但是在1989年;这张地图却经历了在首次划定之后影响最为深远的众多变动。人民群众自发的不满和愤恨情绪吞没了东欧一系列国家的政权,并开始冲击和动摇苏联阵营中的国家所确立的立国根本。许多人涌现在东欧国家首都的大街上,要求进行民主改革。在公民们明显不可阻挡的和平抗议潮流下,一个接一个的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的政府开始摇摆并倒下,这些国家包括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和东德。
1989年11月9日下午6点57分,民主德国宣布从即时起开启边境。柏林墙第一次被凿开一条缝,将东西柏林分隔28年的高墙很快就被推倒全世界的电视观众目睹了在柏林上演的伟大一幕,长久以来作为东西方对抗最有力标志的柏林墙最终被推倒了,有1%的东德公民涌入西德与他们自1961年因关闭边境而被迫分离的朋友和亲戚们再度团聚。 <ref>[http://www.todayonhistory.com/11/9/d5909.htm 柏林墙倒塌],历史上的今天网</ref>
10,7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