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340
次編輯
變更
台湾银行
,無編輯摘要
[[File:台湾银行.jpg|350px|缩略图|右|<big>台湾银行LOGO</big>[http://img.sj33.cn/uploads/allimg/201401/7-14012020553R02.jpg 原图链接][http://www.sj33.cn/sc/logo/ggsy/yhjr/201401/36385.html 来自 设计之家 的图片]]]
'''台湾银行'''(简称台银)是台湾第一家本土银行, 其前身 创立于日治时期1899年 <ref>[https://www.sohu.com/a/133483177_449841 民国时期,为何会有台湾银行出现在武汉江汉路?],搜狐,2017-04-12</ref> ,全球分行计有185间。其在1949年至2000年间,受[[中华民国]]中央银行委托发行在台湾地区通用的法定货币——新台币。
2007年7月1日,配合中华民国政府金融改革[[政策]],中央信托局与台银合并,台银为存续银行;而在2008年1月1日,中华民国政府成立台湾金融控股公司,台银成为其旗下的主要子公司。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初,日资的台湾银行曾于大清国广州英租界,以及中华民国上海外滩设有分行。
台湾银行于1985年“银行法”修正而取得[[法人资格]],2003年7月1日依据“公司法”之规定办理公司登记,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回归公司法及银行法规范。同时于2008年1月1日依据金融控股公司法相关规定,以股份转换方式成立台湾金融控股公司,成为该金融控股公司之子公司,另于2008年1月2日以公司分割方式,将证券部及人寿保险部分割后,成立台银综合证券公司及台银人寿保险公司,截止2012年底资本额为新台币700亿元。
台湾银行自成立以来,即经理公库业务,并奉准发行台湾地区货币及代理“中央”银行之多种业务 <ref>[https://www.sohu.com/a/228099430_115479 台“央行”:台湾为何从“亚洲四小龙”掉队?] ,搜狐,2018-04-12</ref> ,1949年[[国民党]]当局逃台初期,更代理“中央银行”之大部分业务,使台湾银行兼具一般商业银行及“中央银行”之双重性质与功能。1961年7月“中央银行”在台复业后,台湾银行即转以经营一般银行业务为主,至民国1994年7月“省县自治法”通过后,各级政府之存放代库银行,可由省县、市政府自行选定,因台湾银行系属公营行库,历史悠久,信用卓著,经营稳健,仍代理台北市及高雄市以外地区各级政府公库业务,同时并仍受托经理新台币发行附随业务、协办军公教退休(伍)优惠储蓄存款等多项[[政策]]性业务,在台湾地区的金融体系中,台湾银行的地位甚为重要。
==参考文献==
[[Category:560 財政學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