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李束为

增加 2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李束为'''
原名 ''' 束学礼 ''' ,笔名束为,[[山药蛋派]]作家之一
<ref>[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152021/ 李束为小说散文集],豆瓣网</ref>。
1918年11月,李束为出生于[[山东省]][[东平县]][[新湖镇 (东平县)|新湖镇]]朱管村。1935年[[阎锡山]]在山东招兵,李束为加入并前往[[山西]]。1937年3月参加[[八路军]],1939年9月加入 [[ 中国 ]][[ 共产党 ]] 。1942年毕业于[[魯迅藝術學院|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1944年调任束为被调到《晋绥大众报》编辑。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成立后,先后任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山西省文联主席、中共[[太原市]]委文教部副部长等,[[文化大革命]]中被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1984年复出任山西省文联党组书记。1992年2月离休,5月被授予“[[人民作家]]”称号。1994年3月4日逝世。
==步入文坛==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束为满怀救国热情,从 [[ 阎锡山 ]] 队伍投奔到山西抗日少年先锋队,后转到抗日绝死二纵队,转战在太行山、吕梁山一带,做过战士、班长、排长。193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他被任命为“吕梁剧社”的分队长兼党支部书记,领导剧社的宣传工作,并从此开始了他的文艺生涯。1940年秋,李束为随剧社奉命到了延安集中学习。他考入鲁迅文学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深造,用比较充裕的时间集中阅读了大量中外文艺名著,接受了较为系统的文艺理论和戏剧创作知识,为后来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尤其喜欢契诃夫和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严峻深沉地剖析人生,题材广泛地反映社会,精巧细致地描写对象和乐观向上的情调等契诃夫特色、莫泊桑风格,深深地影响了李束为一生的创作,他的小说都是中篇和短篇,与此有很大关系。
经过差不多两年的鲁艺学习,1942年冬天,李束为回到晋绥边区文联,参加了文艺工作团,被派往河曲县第三区农会搞减租减息工作。火热的农村斗争生活,激发了李束为的创作欲望,写出了第一篇小说《租佃之间》。他投寄到延安《解放日报》编辑部,很快,1943年8月3日和4日的文艺副刊上连载发表。这篇近万字的小说,反映了解放区减租减息斗争中,农民与债主之间的激烈斗争,结构谨严,情节紧凑,语言朴实,初步显示了他的文学才华。1956年,前苏联翻译出版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中,就把《租佃之间》作为解放区文艺的代表作之一而选入。
99,98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