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焦雄屏

增加 4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http://filmmaking.tnua.edu.tw/ct/wp-content/uploads/2014/06/giao.jpg 原圖鏈結]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E7%84%A6%E9%9B%84%E5%B1%8F&rlz=1C1AVFC_enTW864TW864&sxsrf=ACYBGNQFFFnF3WrLUmG_XD9BUomJovTwQQ:1580279464291&source=lnms&tbm=isch&sa=X&ved=2ahUKEwjgpPXgl6jnAhWLH3AKHaO1DewQ_AUoAXoECBEQAw&biw=1202&bih=569#imgrc=dzK9noIwDclEVM:「google 焦雄屏」] ]]
'''焦雄屏'''({{bd|1953年|8月8日|||catIdx=Jiao焦}}),山西人。[[台湾]]頂尖電影人,集製片、國際行銷、教育、評論、研究於一身,獲獎無數。是台灣著名的 [[ 電影 ]][[ 學者 ]] 。<ref>[https://taiwancinema.bamid.gov.tw/Staff/StaffContent/?ContentUrl=12456   台灣電影網 - 電影學者焦雄屏]</ref>
==學經歷==
政大新聞系畢業。
[[ 美國 ]] 德州奧斯汀分校廣播電視電影碩士。
美國 [[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 電影博士班候選人。
焦雄屏自美返台後便積極投入媒體改革的活動。
1981年任職於聯合報時,與眾多影評人在『聯合月刊』上,以系統性地批評當時 [[ 金馬獎 ]] 的保守主義。
1982年,焦雄屏主持聯合報「電影廣場」專欄,卻因為評論尖銳,引發片商團體的強烈反彈,導致「電影廣場」停刊,但也促成年輕影評人改革電影界的決心。
1983年,「新電影」蔚為風潮,得到焦雄屏、 [[ 黃建業 ]] 等新派影評人的大力支持,為文加以評介討論,使「新電影」成為當時文化界的盛事。
1984年後,「新電影」在票房上的失利,使「新電影」遭到舊派影評人質疑,並在金馬獎評審上引發激烈爭論,導致「新舊影評之爭」。
1988至1995年,擔任「中時晚報電影獎」評審。
1992年,擔任 [[ 加拿大 ]][[ 多倫多 ]] 國際影展評審。
1993年,焦雄屏接受新聞局委託,策劃「 [[ 中華民國 ]] 電影年」的各項活動並擔任執行長一職,同年並也策劃《中華民國電影多媒體電腦資料庫光碟系統》、《台灣電影研究及文獻出版概況》等,以及開設製片、攝影、錄音、美術等電影工業專業訓練課程,舉辦歌舞片回顧展、青少年電影研習營、電影視覺特效展、青少年學苑影展與國外十五個影展單位合作,辦理各型台灣電影回顧展,為國內電影文化扎根。
1994年,成立「台灣電影中心」,為國片處理海外事務,並致力將台灣電影及創作者推銷至國際影展。
1997年更成立「吉光電影公司」,出品多部優秀紀錄片。
2001年監製「三城記」系列廣受好評,台灣導演 [[ 林正盛 ]] 的《愛你愛我》以及大陸 [[ 導演 ]][[ 王小帥 ]] 的《十七歲的單車》皆有亮眼的成績。
==貢獻==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