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茶托

增加 24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传说茶托始见于唐代,唐 李匡乂《资暇录》记载,建中蜀相崔宁之女,她为了避免茶杯烫手,就用碟子盛载茶杯。但喝的时候杯子会倾侧,于是以蜡在碟子中央弄成环形固定杯子,之后再命工匠以漆环代替蜡环。崔宁看到觉得不错,就命名为茶托子,并流传于世。宋代程大昌的《[[演繁露]]》中也有同样记载。
而实际上茶托出现的[[时间]]早于唐代。盛载杯子的托子最迟在汉代已出现,当时尚未有专门的茶具,食具往往兼作饮具,亦不会仔细区分茶具和酒具。当时已有人以托子盛载觞。而专用作茶具的茶托则不会晚于南北朝。江西省吉安县长塘乡的南朝齐永明十一年(493年)墓葬就出土一件青瓷茶托,而江西南昌市郊,福建省福州南屿、闽侯、建瓯等地的南朝墓中也有同类茶托出土。甚至有[[考古学家]]认为,晋朝时已有专门的茶托 <ref>[https://www.sohu.com/a/18792135_184829 漫谈茶托文化],搜狐,2015-06-15</ref>
==发展及传播==
===日本===
日本在镰仓时代僧人至中国宋朝求法,多在浙江临安县境的天目山内寺院修行。归国时带回寺院内[[学习]]到点茶法和茶器,包括黑釉茶碗和茶托。由于黑釉茶碗是从天目山带来,故日本人称之为天目茶碗,而盛载天目茶碗的茶托则称为天目台。这种形制的茶托一直用于日本茶道中点茶道的部分流派。到了江户时代,南明福建福清的万福寺僧人隐元隆琦受邀至长崎兴福寺出任住持,并把明代流行的泡茶法带到日本,为煎茶道的滥觞。而泡茶所用包括明式茶托在内的[[茶具]]也随之传到日本,成为煎茶道的茶具之一 <ref>[https://www.sohu.com/a/203392041_661669 “日本铜制茶托”的制造工序(全程图解)],搜狐,2017-11-09</ref>
===朝鲜===
[[琉球]]国在第一尚氏王朝时期由明代移民闽人三十六姓传入的泡茶法,至第二尚氏王朝初期,琉球茶道仍深受[[中国茶文化]]影响,茶托的形制亦然。后来琉球人又学习日本抹茶道,同时传入日式天目台。
==参考文献==
[[Category:974 茶藝;茶道]]
248,96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