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红芽大戟

增加 1,26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产台湾、广东、香港、海南、广西等省区。生于低海拔旷野草丛中。分布于印度、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和澳大利亚北部。
 
==价值==
 
据报道在柬埔寨有用作酿酒促发酵剂,其根有泄脏腑水湿和利小便的功效,又能治水肿、腹胀急痛等症。亦作红大戟用,但品质较次。
 
===药用===
 
'''来源''':茜草科植物红大戟Knoxia valerianoides Thorel ex Pitard的块根
 
'''别名''':又名[[红芽大戟]]、[[紫大戟]]、[[南大戟]]、[[红毛大戟]]
 
'''性味归经''':苦、寒,有小毒。入肺、脾、肾经。
 
'''功能主治''':
 
功在泻水逐饮,解毒散结。
 
1.[[治水肿]],胸水,腹水,痰饮喘急[1]。煎服:1-5~3g。
 
2.[[治痈肿]],用鲜品捣敷。
 
'''化学成分''':根含红大戟素(Knoxiadin)、3-羟基檄树素(3-Hydroxymoridone)、虎刺醛、茜黄素[1]。
 
'''药理作用''':本品所含蒽醌类化合物有刺激肠管,促进肠蠕动,产生导泻作用[1]。
 
'''参考资料''':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64.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68.<ref>[https://www.wiki8.com/hongyadaji_158482/ 红芽大戟],医学百科</ref>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130,28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