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增加 13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jpg|350px|缩略图|右|<big>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big>[http://www.91boshi.net/cms/uploads/allimg/130423/1-130423104140236.jpg 原图链接][http://www.91boshi.net/m/view.php?aid=709 来自 中国博士人才网 的图片]]]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于1994年3月14日由 [[ 国务院 ]] 批准设立,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负责管理,每年受理一次。是中国为促进青年 [[ 科学 ]] [[ 技术 ]] 人才的成长,鼓励海外学者回国工作,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而特别设立的。“十五”计划期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每年资助优秀青年 [[ 者160 者]]160 名左右, 每人资助经费一般为80-100万元,研究期限为4年。支持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 [[ 学术 ]] 带头人。该基金资助全职在中国内地工作的优秀华人青年学者从事 [[ 自然科学 ]] 基础研究工作。范围包括中国除港澳台地区外的各省、 [[ 自治区 ]] 和直辖市。
== 基金投入2004年以来,国家累计投入11.7亿元人民币,共受理中青年学者申请5489人次,有1174名申请者获得资助,占申请总人数的21.39%。获资助者中,1116人具有博士学位。实践证明,这项基金已经成为行之有效的促进我国高层次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重要途径之一,涌现出白春礼、陈竺、李静海、李家洋、王志新、刘德培、田刚、卢柯等一批又一批的杰出青年科学家,其中31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们已成为我国科技界的栋梁之才。==
2004年以来,国家累计投入11.7亿元[[人民币]],共受理中青年学者申请5489人次,有1174名申请者获得资助,占 申请 总人数的21.39%。获资助者中,1116人具有[[博士]]学位。实践证明,这 编辑 基金已经成为行之有效的促进我 高层次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重要途径之一,涌现出白春礼、陈竺、李静海、李 洋、王志新、刘德培、田刚、卢柯等一批又一批的 杰出青年科学 基金项目家,其中31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们已成为我国科技界的栋梁之才。
==申请事项==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申请条件 (1)具有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国籍 ]]
(2)申请当年1月1日未满45周岁[1968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
(3)具有良好的科学 [[ 道德 ]]; (4)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
(4)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成立背景==
成立背景编辑2004年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设立10周年。在科研工作者心目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仍然享有很高的声誉。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基金的金额上,之所以保持这么强的生命力,还因为这项基金有着非常严格的评审制度,能够获得这项基金资助,就意味着申请者的 [[ 学术 ]] 水平得到了同行的承认。
作为这项基金的 [[ 历史 ]] “见证人”,日前, [[ 中国农业大学 ]] 校长 [[ 陈章良 ]] 教授向记者详细叙述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5)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或者其他从事基础研究的经历;
(6)与境外单位没有正式聘用关系;
(7)保证资助期内每年在依托单位从事研究工作的 [[ 时间 ]] 在9个月以上。
不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华人青年学者,符合上述2至7条件的,可以申请。正在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博士后工作站 ]] 内从事研究、正在攻读 [[ 研究生 ]] 学位的人员不得申请;获得过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不得再次申请。
715,54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