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白背桐

增加 25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 野鸡冠花白背桐</big> '''
|-
| [[File:11092781 181540426000 2Mallotusapelta2.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24img.nipicyanquecao.com/20121101img/11092781_181540426000_2tree/mallotusapelta/mallotusapelta2.jpg 原圖鏈接][httphttps://www.nipicso.com/show/1/44/7044341k71d478af.html s?src=lm&ls=s112c46189d&q=白背桐&lmsid=7902d91bc810a4da&lm_extend=ctype%3A3 野鸡冠花白背桐]]]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
白背桐
拉丁学名
Mallotus paniculatus
别称
白背娘、白背桐、白朴树、白泡树、白面简
植物界
大戟科
野桐属
|}
''' 白背桐 ''' 边缘内卷,完整叶片展平后呈阔卵形,长7-17cm,宽5-14cm,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灰白色。
【出处】《南宁市药物志》
【拼音名】Bái Bèi Yè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白楸的叶。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白楸又名: [[ 野桐 ]] 、白面戟、木梗天青地白、白毛树、野芙蓉、白林树、橡皮柴、谷皮柴、白桃叶、白面风。
== ''' 形态特征'''==
顶端渐尖,基部略呈心形,顶部微裂,有钝齿,上表面近无毛,下表面被星状毛,基出脉5条。叶脉于下表面隆起。叶柄长4-20cm,质脆。气微香,味微苦、辛。
灌木或 [[ 小乔木 ]] ,小枝、叶柄和花序均被灰白色星状茸毛。叶互生,圆卵形,长7~17厘米,宽5~14厘米,基部近截形或短截形,具2腺点,先端渐尖,全缘或不规则3裂,有稀疏钝齿,上面近无毛,下面灰白色,密被星状茸毛,有细密棕色腺体;叶柄长1.5~8厘米,密被柔毛。花单性,雌雄异株;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长8~25厘米,被黄褐色茸毛;雄花簇生, [[ 片3片]]3~4,卵形,外被密毛,内面有红色腺点,无花瓣,雄蕊多数,花丝分离;雌花单生,花萼钟状,具不等的5裂,外被星状 [[ 茸毛 ]] ,无花瓣,子房3室,密生星状茸毛,花柱3。蒴果近球形,密生羽毛状软刺。籽粒小,圆形,色黑而有光泽。花期6~7月。果期10~11月。
== ''' 生长环境'''==
生于山谷、村边、路旁或灌木草丛中。
== ''' 分布范围'''==分布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浙江、 [[ 安徽 ]] 、河南等地。
== ''' 主要价值'''==
【性味】《南宁市药物志》:寒,无毒。
清热,利湿,止痛,解毒,止血。治淋浊,胃痛,口疮,痔疮,溃疡,跌打损伤,蛇咬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外用:研末撒或 [[ 煎水洗 ]] <ref>[http://m.qnong.com.cn/jiankang/yaoshan/13120.html],白背叶根的功效与作用 互联网,2016-08-16 </ref>
【附方】
①治胃痛呕水:白背叶草头浸男子尿一星期,取起洗净晒干。每用二两,雄鸡一只去肠杂头肺,水适量炖服,每星期一次。(《闽南民间草药》)
[[ 治鹅口疮]]:白背叶适量蒸水,用消毒棉卷蘸水拭抹患处,一日三次,连抹两天。(《岭南草药志》)
③治外伤出血,溃疡:白背叶晒干,擦成棉绒样收贮,出血时取适量贴上,外加绷带固定。(《岭南草药志》)
④治皮肤湿痒:白背叶煎水洗。(《福建中草药》)
[[ 治产后风]]:白背叶、艾叶,酒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⑥治溃疡:白背叶鲜叶捣烂,麻油或菜油凋敷。(江西《草药手册》)
⑦治跌打扭伤:鲜白背叶适量,捣敷。(苏医《 [[ 中草药手册 ]] 》)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中耳炎:取干白背叶1两研成粗末,加水半斤,置于加盖的瓷盅内,隔水炖2小时以上,去渣,过滤,滤液内加适量防腐剂。用时先将患耳脓水洗净,药棉拭干,再滴入药液,每次3~4滴,每日3次。疗程3~15天。77例经1~12个月随访,痊愈32例,显效24例,好转21例。
【备注】本植物的根( [[ 白背叶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 ''' 参考消息'''==
{{Reflist}}
[[Category: 370 植物學總論]]
19,03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