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王统照

增加 3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王统照'''
{{BD|1897年|2月9日|1957年|11月29日|catIdx=W王}},字剑三,曾化名为[[王恂如]],笔名有剑先、鉴先、健先、容庐、恂子'''、'''鸿蒙、提西、霭骞、TC等,中国[[山东省]]诸城县(今[[诸城市]])[[相州镇]]人,现代 [[ 作家 ]] [[ 诗人 ]]
== 人物经历 ==
===文学创作===
1913年考入山东省立一中。他的文学创作发轫于此时。七八月间,回乡度假,试写章回体小说《剑花痕》。1916年,处女作—文言小说《新生活》发表。1916年,为纪念反对帝制、再造共和一周年,编写话剧《云南起义》,自饰蔡锷。1918年就读于[[北京]][[中国大学]]英国文学系。1919年参加了[[五四运动]]。1921年元旦与[[周作人]]、[[沉雁冰]]、[[郑振铎]]等12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坚持“为人生而艺术”的主张,在文学研究会的《[[小说月报]]》和《[[文学旬刊]]》上多次发表小说和新诗,同时还参加北京《[[晨报]]》的编辑工作。1922年于中国大学毕业后,曾任大学讲师、中学教员等职。1926年7月因母病从 [[ 北京 ]] 回归故里。1927年迁居[[青岛]],任教于[[青岛第六十六中学|铁路中学]]、[[青岛第一中学|市立中学]]等学校,不久东游[[日本]]。1929年在青岛创办《青潮》文学月刊。1930年到中国东北,写出报告文学《北国之春》,反映了 [[ 日本 ]] 对东北的蹂躏。1933年前多次赴 [[ 上海 ]] 参加文学活动。1933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山雨》是王统照的代表作。
===欧洲游历===
 
1934年因《山雨》被政府查禁,王统照被迫出国赴[[欧洲]]考察,途中游历[[埃及]]、[[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瑞士]]、[[波兰]]等国,其间在[[剑桥大学]]研究文学半年。1935年春回国,到上海任《文学》月刊主编。同年7月,王统照联合在青岛的[[老舍]]、[[洪深]]、[[臧克家]]等12人创办报纸文艺副刊《避暑录话》。同年12月参加[[上海文化界救国会]]。1937年[[抗战]]爆发后迁居[[上海]]。1938年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讲学,后到[[暨南大学]]任教授。1941年任[[开明书店]]编辑。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件]]爆发后,日军占领租界,王统照从此化名王恂如在上海闭门译着。1945年回到青岛。1946年秋任[[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1947年辞去教职。1949年任山东大学中文系主任。1949年底调任山东省文教厅副厅长,后任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省文化局局长等职。1957年11月29日,王统照逝世,葬于[[济南市]][[天桥区]][[金牛山公墓]]。[[王统照墓]]已于2006年被列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ref>{{cite web |title=王统照生平 |publisher=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现代作家研究中心 |url=http://www.ouc.edu.cn/chinese/wenxue/MingRenSite/wangtongzhao/wangtongzhaoshengping.htm }}</ref>
===良师益友===
1924年冬天,王统照先后介绍金满城、陈毅加入文学研究会。文学研究会是“五四”运动以后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社团,由 [[ 沈雁冰 ]] [[ 郑振铎 ]] [[ 叶圣陶 ]] [[ 王统照 ]] 等十二人发起,于1921年1月成立的。入会以后,陈毅结识了文学界更多的新朋友,但他始终把王统照作为自己文学上的良师益友。他那时创作颇丰,其中不少作品如短篇小说《报仇》、《十年的升沉》以及白话诗《春光》、《游云》等等,都是经王统照的手,发表在《晨报》副刊上的。
二十世纪30年代上半叶是中国国新文学运动深入发展的时期,陈毅的文学创作也进入高峰。与此同时,他奉党的指示积极投身国民革命运动,人民群众火热的革命情感温暖着他的心。可惜,陈毅在文艺土地上耕耘的时间太短了。1925年初秋,党组织需要他以主要精力从事实际的革命斗争,从此,他的生命之舟便驶离了文学的港湾。
99,75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