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叶蓬

增加 5,30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叶蓬( 京剧表演艺术家)
| 圖像 = [[File:T0101d5e5492cfced41.jpg|缩略图|叶蓬|center|[https://p1.ssl.qhmsg.com/dr/270_500_/t0101d5e5492cfced41.jpg?size=268x349 原图链接]]]
| 圖像說明 = 京剧表演艺术家
| 出生日期 = 1939年
| 國籍 = 中國
| 别名 =
| 職業 = 京剧教授
| 知名原因 = 国务院特殊津贴
| 知名作品 = 《伍子胥》</br>《杨家将》</br>《失空斩》</br>《击鼓骂曹》。
}}
 
'''叶蓬'''
京剧老生。当今京剧界杨派老生元老级人物,著名京剧演员于魁智是他的得意门生。诞辰:1939年,农历己卯年,乳名金柱,艺名叶伯英,安徽太湖人,出生在梨园世家,祖父是成绩斐然的戏曲教育家,著名京剧科班富连成创始人叶春善;父亲是闻名遐迩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叶盛兰。妻室艾美君。生有一子一女,女叶芳工花旦。子叶光为琴师。现任中国戏曲学院京剧表演教授。
 
== 人物简介 ==
 
叶蓬,艺名叶伯英,北京人。中国戏曲学院京剧表演教授。京剧前辈杨宝森、李少春的入室弟子。
 
== 艺术经历 ==
1939年出生在梨园世家,祖父是成绩斐然的戏曲教育家,著名京剧科班富连成创始人、首任社长 叶春善;父亲是闻名遐迩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叶派小生创始人 叶盛兰。
 
优异的智力环境和艺术之家的熏陶,使叶蓬自幼酷爱京剧艺术。1944年在与京剧表演艺术家杨宝森同一寓所时,经其父叶盛兰引荐拜杨宝森为师,得杨启蒙,学《武家坡》、《四郎探母》、《文昭关》、《击鼓骂曹》等剧目。
 
1951年考入中国戏曲学校学习京剧老生专业,师从安舒元、贯大元、萧长华、雷喜福、宋继亭、赵贯一、王瑞芝等名家,学得传统剧目60余出。
 
1953年开始潜心研习杨(宝森)派艺术,使叶蓬在技艺上不断进取。
 
1959年叶蓬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分配到鞍山市京剧团担任主演。同时兼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此间他进行了大量的艺术创作与实践。经常演出或创作演出的剧目有:《文昭关》、《失空斩》、《杨家将》、《击鼓骂曹》、《洪羊洞》、《捉放曹》、《定军山》、《铁牛传》、《不准出生的人》、《尖兵》、《公私之间》等,有的新老剧目被评为省、大区优秀剧目,深受观众的欢迎和喜爱。
 
1962年又拜李少春先生为师学习余派戏。他的演唱古朴苍劲、深厚抒情、耐人寻味。
 
199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应日本世界艺术文化振兴协会邀请赴日本东京与日本能乐、芭蕾舞艺术家联合演出了《西游记·孙悟空》受到好评。曾受聘为第一届"中国京剧之星推荐演出"于魁智的指导教师。近年又受聘为第一、二、三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于魁智、赵永伟、刘建杰的导师,教授了《击鼓骂曹》、《大探二》、《搜孤救孤》、《失空斩》等剧。
 
== 教学情况 ==
 
1978年奉中央文化部之命调回母校,现在中国戏曲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他教学严谨规范、教法有方、成才率高。经他培养出来的或教授过的学生有:于魁智、曹明宇、李俊、杜镇杰、李军、陈俊、范梅强、梁汉森、范以程、张少春、张远宁、黄炳强、尹章旭、绍建伟、杜鹏、杨洁、赵大维、赵永伟、朱陆豪、松岩、张火千、马力、谭小羽、谭正岩、李保良、孙慧珠、王平、张克、刘建杰、李宝春、贾劲松等。现在他们多是中央及各省市的艺术骨干,并且在全国及各省京剧大赛中多次获奖。近年又培养出李剑、冯辉、凌科、杨森、徐滢、由奇、陆地园等后起之秀,他们已初露头角。
 
他坚守富连成"严打底功"的传统,告诫学生"打牢底功,一生受益",他坚持传统"念大字"的训练方法,创造性地将武戏基本功训练中"把"的理念引入文戏的教唱中。于魁智曾在获奖时说:"没有叶老师为我打下好基础,就没有我的今天。"
 
叶老对学生极有耐心,认真研究每个学生的特点,他总能做到宽严适度、高效授艺。
 
2009年10月9日,是京剧大师杨宝森百年诞辰日,北京国家京剧院举行隆重拜师仪式,来自全国17家京剧院团及多家艺术院校的30位京剧骨干人才汇聚一堂,向杨宝森的亲传弟子、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叶蓬拜师。
 
== 学术活动 ==
 
叶蓬近年来还进行了录音,录像,电台、电视台专业讲座,京剧普及,科研论著,示范演出和艺术交流活动。他演出的《击鼓骂曹》等受到国内外人士的好评。他的《法场换子》、《文昭关》、《空城计》等录音,在国内外广为播放,产生了广泛影响。与著名京剧艺术家赵荣琛录制的《四郎探母·坐宫》填补了程(砚秋)派与杨(宝森)派《坐宫》音像资料的空白。与著名鼓师白登云录制的《白登云司鼓艺术》的录像片留下了白登云的司鼓艺术和谭、余艺术派系的伴奏艺术。在中国京剧音配工程中为杨宝森先生配了《战樊城》、《长亭会》、《捉放宿店》等;为叶蓬本人与赵荣琛先生合作的录音配了《四郎探母·坐宫·别宫》。
 
== 所获荣誉 ==
 
其传略被辑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录》、《国际大文化世界名人录》、《世界文化名人辞典·华人卷》、《世界优秀人才大典》等。多次荣获文化部、北京市在教学、科研、论著各领域的各种奖项,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3,11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