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北极燕鸥

增加 46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北极燕鸥1.jpg|缩略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6083440725&di=5674b34918c2b3c1b3012f38b5798909&imgtype=0&src=http%3A%2F%2Fdpic.tiankong.com%2Fu2%2F5g%2FQJ6667887461.jpg 原图链接]]]
分布于北极及附近地区,是候鸟,每年经历两个夏季,从其北部的繁殖区南迁至南极洲附近的海洋,之后再北迁回繁殖区,全部行程达40000多公里,这是已知的动物中迁徙路线最长的。<ref>[Arctic Tern .BioLib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629232/0102dELJOwJ1BtU4Apo2GQQ0_nU_P890Z-sx_tmD6RhT-zoWL2qEIBoUj2kjvN9Z7rV6lUgIdIRUuVcw_wlc7ZXF7Q BioLib.cz ,引用日期2019-06-16]</ref>
{| class="wikitable" style="color:black;"
|-
*保护现状
==形态特征==
北极燕鸥是体型中等的鸟类。体长36厘米,翼展76-85厘米,体重80-120克。特点是头顶有块“黑罩”,颈背和头顶呈黑色,其羽毛主要呈灰色与白色,前额呈白色,头顶和颈背呈黑色,脸颊呈白色,后面的耳覆羽呈黑色,颈部呈纯白色,肩羽带棕色,上体的背呈灰色,带白色羽缘,其带灰色羽瓣的叉状尾部亦然。翅膀呈淡灰色,在接近翅膀尖端的位置则淡至将近无色。尾巴呈白色,腹部则呈淡灰色。羽轴白色,内侧具宽阔的白缘;由外向内渐次变小。第1枚初级飞羽外侧黑色。次级飞羽灰色,内侧和羽端白色。虹膜黑色,鸟喙红色,脚红色。<ref>[Sterna paradisaea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629232/c3ecGB_r3czzFAErzSNGkO9FEfy1f4La5BcpwmRdzNNAXCnqc0b7Tob4ccbnd82klsopg- Arctic Tern .Oiseaux9Hl4iBq5rxmU_ES2nxic-Mt0R5ssm6BIyZf6E Oiseaux.net,引用日期2014-04-08]</ref>
雌雄相似。冬羽也相似,唯头顶的颜色更淡,而其喙则更深色。
在幼鸟过第一个夏季时,它们头顶的颜色亦很淡。
北极燕鸥与普通燕鸥和]]红燕鸥]]很相似,但它们的颜色和外型稍有分别。与普通燕鸥比较之下,北极燕鸥的尾巴更长,且其喙的颜色较单调,而跟红燕鸥比较下,其体色稍深,翅膀亦较长。 <ref>[Arctic tern (Sterna paradisaea) .ARKive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629232/07ecEp6QdZrTmEG4j01Y7ogBZzVXllXTJ4uf_Qo1EbZ0qk_mUl-pqEeaaTAi4de-93jpyE8dca_5gz1UGXmDsoVYndRzMskp28luB7CqmSVc ARKive ,引用日期2014-04-08]</ref>
==繁殖方式==
北极燕鸥的繁殖期为6-7月。此时,雌燕鸥常向雄燕鸥乞求食物,雄燕鸥对此做出反应的频率被雌燕鸥看作是他做父亲的能力的测量尺度。在繁殖季节开始时,雄燕鸥挥动着轻快的翅膀在鸟巢的聚集地上空盘旋,向配偶展示着自己。每个尖叫着的鸟的血红色的嘴里都衔有一条刚捕捉到的鱼,希望以此吸引到尚未进行交配的雌鸟的注意力。<ref>[ 看重“礼物”的北极燕鸥 .北京科普之窗网(作者:张玉洁),引用日期2014-04-08]</ref>
然而,雄燕鸥在吸引到雌燕鸥的注意前,是不会轻易丢掉得之不易的礼物的,一旦它把礼物贡献给钟情于它的雌鸟,它们在随后的大部分时间将一起生活在繁殖地。此时,雄鸟不停地被吵闹的雌鸟烦扰,雌鸟令雄鸟交出它的捕获物的一大部分给自己。它做出选择的判断依据,可能就是嘴里含着晃动的银色礼物(小鱼)的雄鸟回到雌鸟身边的频率。 [[File:北极燕鸥5.jpg|缩略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6083915940&di=6786f1f51a815f7e18c7b9aebc1ca0a5&imgtype=0&src=http%3A%2F%2Fimg.pconline.com.cn%2Fimages%2Fupload%2Fupc%2Ftx%2Fitbbs%2F1711%2F30%2Fc0%2F68170062_1511973327570_mthumb.jpg 原图链接]]]
在求偶的最后时期里,雌鸟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夫妻俩自己的领地里,产下一窝卵并守护着它们,此时雄鸟的捕鱼能力就要经受考验了。为了给它的配偶喂食,它不停地往返于捕食的场所和繁殖地之间。
雄鸟在幼鸟刚刚孵化出来以后的那殷时间里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那时雌鸟要日夜不停地孵卵,所以雄鸟又一次担当起了鱼虾提供者的角色。 <ref>[ 看重“礼物”的北极燕鸥 .北京科普之窗网(作者:张玉洁),引用日期2014-04-08]</ref>
大部分的雌鸟都要日夜不停地孵卵,所以雄鸟又一次担当起了鱼虾提供者的角色。大部分的雌鸟都是产三枚卵,在条件好的年份里一对燕鸥能够成功地使前两个卵孵化出来。但是第三枚卵的命运通常是安危未定的。刚孵化出的幼鸟能否存活,与供它们在其中进行早期发育的卵的大小、雄鸟喂养家庭的勤劳程度密切相关。但是它们的生存前景在以下两种情况下会更好些,一是年幼的燕鸥从相对较大的卵内孵化出来,卵的大小能反映出在求偶时期雄鸟对雌鸟的饲喂情况;或者是当这些幼鸟出生后,雄鸟保持一种持之以恒的状态提供鱼。<ref>[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629232/7844fNY-X5H3-wmZ-AG3iCffYw_XhFMQ6p5N6Nyxa0ApPfx5t7q6ufG_fuK6y3zpijrS00kAUuy6AdpkUXM0uJPwiaEMY3gW4GcnOa2EDMAkM8atj9I 看重“礼物”的北极燕鸥 . 北京科普之窗网(作者:张玉洁),引用日期2014-04-08]</ref>
显而易见,这两者是有相互联系的。一只雄性北极燕鸥如果在其配偶的产卵期能够提供良好的食物,那么它在以后的日子里也会是一个出色的食物提供者。许多结合在一起的燕鸥,在求偶时的早期就又分开了,可能是因为雌鸟认为雄鸟的能力弱,不合格的雄鸟被拒绝了。
==栖息环境==
栖息于]]沼泽]]、海岸等地带。繁殖期主要栖息于海岸、岛屿岩石和沙石地上,非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开阔的[[海洋]]。<ref>[Sterna paradisaea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629232/c3ecGB_r3czzFAErzSNGkO9FEfy1f4La5BcpwmRdzNNAXCnqc0b7Tob4ccbnd82klsopg- Arctic Tern .Oiseaux9Hl4iBq5rxmU_ES2nxic-Mt0R5ssm6BIyZf6E Oiseaux.net,引用日期2014-04-08]</ref>
==分布范围==
原产地:[[安哥拉]]、[[南极洲]]、[[阿根廷]]、[[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贝宁、[[百慕大]]、[[玻利维亚]]、巴西.英属印度洋领地、喀麦隆、加拿大、佛得角、智利、[[哥伦比亚]]、[[刚果]]、[[哥斯达黎加]]、科特迪瓦、古巴、丹麦、厄瓜多尔、赤道几内亚、爱沙尼亚、[[马尔维纳斯群岛]]、法罗群岛、[[芬兰]]、[[法国]]、加蓬、[[冈比亚]]、[[德国]]、加纳、[[希腊]]、[[格陵兰]]、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冰岛、爱尔兰、日本、拉脱维亚、利比里亚、立陶宛、[[毛里塔尼亚]]、[[墨西哥]]、[[摩洛哥]]、纳米比亚、[[荷兰]]、[[新西兰]]、[[尼日利亚]]、挪威、巴拉圭、秘鲁、波兰、[[葡萄牙]]、波多黎各、圣皮埃尔和密克隆、塞拉利昂、索马里、南非、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西班牙]]、斯瓦尔巴群岛和扬马延岛、[[瑞典]]、多哥、[[英国]]和[[美国]]。<ref>[Sterna paradisaea .The IUCN Red List .2018-02,引用日期2019-06-16]</ref>
旅鸟:阿尔及利亚、白俄罗斯、保加利亚、中非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共和国、埃及、法属南方和南极领地、直布罗陀、瓜德罗普、匈牙利、印度、印度尼西亚、以色列、意大利、约旦、科威特、莱索托、利比亚、卢森堡、马绍尔群岛、黑山、莫桑比克、阿曼、巴拿马、圣赫勒拿,阿森松岛、特里斯坦 - 达库尼亚群岛、塞内加尔、塞尔维亚、斯洛伐克、苏丹、瑞士、土耳其、乌克兰、阿联酋、乌拉圭和维尔京群岛。
不确定:布维岛、危地马拉、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 <ref>[Sterna paradisaea .The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629232/fc1eSmi_UAsw1bTvCUMxsnd2Szv3mWHPelKaCGfruTPaHdaV2a_SHwcdMvxuewIHw25PCLaHndopr88TPIzkJad9ttPmMCDnUmsz1Kuljb5ucWM The IUCN Red List .2018-02,引用日期2019-06-16]</ref>
==生活习性==
===迁徙===[[File:北极燕鸥6.jpg|缩略图|左|[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6084056365&di=d2e3e4ea3124412c5b484ac9fe1f4a0d&imgtype=0&src=http%3A%2F%2Ffdfs.xmcdn.com%2Fgroup46%2FM02%2FA4%2F53%2FwKgKj1tqFmXAW28aAAOLIQ8bs9g835.png 原图链接]]]
北极燕鸥是一种轻盈的海鸟,它们能进行长距离的飞行。当北半球是夏季的时候,北极燕鸥在北极圈内繁衍后代。它们低低地掠过海浪,从海中捕捉小鱼和甲壳纲这类有硬壳的动物为食。当冬季来临时,沿岸的水结了冰,燕鸥便出发开始长途迁徙。它们向南飞行,越过赤道,绕地球半周,来到冰天雪地的[[南极洲]],在这儿享受南半球的夏季。直到南半球的冬季来临,它们才再次北飞,回到北极。每年在两极之间往返一次,行程数万千米。<ref>[Sterna paradisaea - Arctic Tern .Oiseaux.net,引用日期2014-04-08]</ref>
在所有的徒徒动物中,北极燕鸥长途跋涉的本领是罕见的。夏季,它们在加拿大的北极圈至美国马萨诸塞州地区活动,到了冬季,它们将飞到另外一个极地——南极去越冬。燕鸥的尾巴呈叉形,它的翅膀又窄又长。这对翅膀,在空中飞翔时具有比其它飞鸟大得多的浮力。
每年3月,在南极做客数月之久的北极燕鸥聚成小群,准备北上,进行超长距离的旅行,途中要飞行1.8万千米左右,返回它们在北极的繁育场所。远征之前,它们要彻底脱去旧羽,换上崭新的羽毛。 它们将从南极半岛出发,飞往南部非洲,越过高山,再继续向北穿过整个热带区域,沿着西非海岸飞往欧洲大陆,最后飞到北极安家落户。从南极的夏末出发,飞到北极恰好夏天的开始。 北极燕鸥享受日照的时间之长,没有其它动物可以与之相比。在完成了地球上所有动物之中最长距离的迁徒之后,它们于5月初在北极安营扎寨,开始一个新的繁育周期。<ref>[Arctic tern (Sterna paradisaea) .ARKive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629232/c3ecGB_r3czzFAErzSNGkO9FEfy1f4La5BcpwmRdzNNAXCnqc0b7Tob4ccbnd82klsopg-9Hl4iBq5rxmU_ES2nxic-Mt0R5ssm6BIyZf6E Oiseaux.net, 引用日 期,2014期2014-04-08]</ref>
===习性===
北极燕鸥常成群活动。持久而频繁地在海面上空飞翔,并不断掠过水面捕食。北极燕鸥不仅有非凡的飞行能力,而且争强好斗,勇猛无比。虽然它们内部邻里之间经常争吵不休,大打出手,但一遇外敌入侵,则立刻抛却前嫌,一致对外。实际上,它们经常聚成成千上万只的大群,就是为了集体防御。北极燕鸥聪明而勇敢,总是聚成几万只的大群,进行集体防御。貂和狐狸非常喜欢偷吃北极燕鸥的蛋和幼鸟,但在如此强大的阵营面前,也得三思而后行之。就连最为强大的北极熊也怕它们三分。 <ref>[Arctic tern (Sterna paradisaea) .ARKive引用日期,2014-04-08]</ref>
===食性===
主要以鱼类、甲壳类和头足类等海洋动物为食。觅食主要在海面上,食物会随地区和时间而有所不同,但通常是肉食性的,大多都是吃小鱼或水生的甲壳类动物。 鱼类在食物中占着极重要的地位。它们所吃的鱼有鲱鱼、鳕鱼、玉筋鱼和胡瓜鱼,而水生甲壳类则有螃蟹和磷虾。有时它们亦会吃软体动物、水生昆虫或浆果,而在北方繁殖区,亦会吃昆虫。
===种群状况===
北极燕鸥被一些国家视为受威胁及需要关注的物种。它们亦是列在“非洲-欧亚大陆迁徙水鸟保护协定”(AEWA,Agreement on the Conservation of African-Eurasian Migratory Waterbirds)中的物种之一。在新英格兰,北极燕鸥曾于19世纪末被大量猎杀来制女帽,几乎灭绝。1950年开始,格陵兰西部的北极燕鸥数量就一直在大幅度下跌,至今,一些猎杀行动仍在进行。在南部,北极燕鸥的数量亦不断下降,而其主要原因是食物短缺。
*国际鸟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认为北极燕鸥的数量从1988年开始已渐趋稳定,全球约有1,000,000只北极燕鸥。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ref>[Arctic Tern Sterna paradisaea .Bird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629232/7a070Y0_PtQMpSY7Pna7M8JYaGTDyuBWO1McVa9oUyWM_Gd5IhdCEt0OsYxsb9B85v0XwmqLejFtvvby8B-cT-6vetBzZqprlfrAQpuRIl8KU0HVRRwhYxwp Bird Life interantional,引用日期2014-04-08]</ref>
==相关报导==
人类虽然是万物之灵,已经造出了非常现代化的飞机,但要在两极之间往返一次,也决非易事,因此燕鸥那种不怕艰险追求光明的精神和勇气特别值得学习。因为,它们总是在两极的夏天中度日,而两极的夏天太阳总是不落的,所以它们是地球上惟一一种永远生活在光明中的生物。
42,56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