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斯巴达克起义

增加 47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斯巴达克起义'''(The War of Spartacus;前73-前71年),是在 [[ 斯巴达克 ]] 斯领导下, [[ 罗马 ]] 共和国爆发的一次最大的 [[ 奴隶 ]] 起义。这次起义是古罗马最大的一次起义,也是古代社会大规模奴隶反抗事件,在世界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元老院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最后选任大奴隶主克拉苏统率大军,镇压起义军。公元前72年秋,斯巴达克的军队在意大利布鲁提亚半岛(今卡拉布里亚)集结,预计乘基利基海盗船渡过墨西拿海峡。但海盗不守信用,没有提供船只,在罗马军队的疯狂围攻下,6万名起义者战死,斯巴达克也壮烈牺牲。
名称:斯巴达克起义
伤亡情况:起义军被全歼
主要指挥官:斯巴达克斯, [[ 克拉苏]]
历史地位: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
==历史背景==
[[ File:4rGZW5Ywo8ltr7deWP5bzNqTesMypjXSGhIVlkAUMm2OO1544097473256.jpg|缩略图|250px|[https://image.so.com/view?q=%E5%A5%B4%E9%9A%B6%E7%A4%BE%E4%BC%9A%E8%B5%B7%E4%B9%89&src=srp&correct=%E5%A5%B4%E9%9A%B6%E7%A4%BE%E4%BC%9A%E8%B5%B7%E4%B9%89&ancestor=list&cmsid=fa459e4bba15523f6160ed5561ec069e&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adstar=0&clw=249#id=200af8c6ce58018a00d07ce91cedd1ef&currsn=0&ps=59&pc=59 原圖鏈接][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2CAFTC905434J2R.html 来自网易]]]
在公元2世纪左右, [[ 罗马 ]] 是一个横跨 [[ 欧洲 ]] [[ 亚洲 ]] [[ 非洲 ]] 三大洲的 [[ 奴隶 ]] 制强国,但随着连年的对外战争,大量的战俘和被征服地区的居民全部沦为奴隶。罗马国内奴隶人数群体迅速扩大,奴隶制也发展到全盛时期。可与此同时,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人数一多,思想也变得复杂了起来。奴隶不再甘心被他人压迫,开始了程度不一的反抗。随着时间的推移,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奴隶的反抗也更加频繁。公元1世纪80年代,轰轰烈烈的 [[ 斯巴达克 ]] 起义终于爆发了。
斯巴达克起义是罗马共和国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在斯巴达克这个奴隶的带领下,高喊着“不自由、毋宁死”的口号,200多个角斗士谋划暴动,但由于泄密,斯巴达克不得不提前带领78人逃向附近的 [[ 维苏威火山 ]] ,这场罗马共和国史上规模最大的奴隶起义正式拉开帷幕。周围的奴隶听说此事后,纷纷前来投奔,起义军队伍很快壮大到了上万人。斯巴达克毋庸置疑的当上了他们的领袖。一时间,肩负正义的起义军杀富济贫,令当地的奴隶主无不闻风丧胆。<ref>[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Q6RKSBQ05437ISI.html 古罗马的斯巴达克起义,声势如此浩大,为何会走向失败],网易网,2019-09-28 </ref>
==斯巴达克==
斯巴达克是色雷斯人。色雷斯位于 [[ 巴尔干半岛 ]] 东南部,介于爱琴海和黑海之间。罗马进兵北 [[ 希腊 ]] 时,包雷斯人奋起抗击。在一次战斗中,斯巴达克不幸被俘,后被转卖为奴隶。斯巴达克身躯魁梧,酷爱自由,多次设法从奴隶主手下逃脱,但没有获得成功。后来,奴隶主把斯巴达克送到 [[ 意大利 ]] 加普亚城一个 [[ 角斗士 ]] 学校里,充当角斗士。
角斗士学校里暗无天日的生活,角斗场上的凄惨情景,更激起 [[ 斯巴达克 ]] [[ 罗马 ]] 统治者的无比仇恨。他决心联合受压迫的阶级兄弟,高举起义大旗,把罗马世界打个天翻地覆。他慷慨激昂地说:“宁可为自由而战死于沙场,决不为敌人取乐而丧身于角斗场。”
公元前73年夏,正当斯巴达克串联了二百多个角斗士准备起义的时候,一个叛徒向敌人告发了起义计划。斯巴达克当机立断,即刻率领七十八名角斗士,拿起刀叉、棍棒,击杀了卫兵,冲出了角斗士学校,直奔几十里以外的维苏威火山。威震罗马的斯巴达克起义就这样开始了。<ref>[http://jiliuwang.net/archives/60555 斯巴达克起义],激流网,2017-07-07</ref>
公元前73年夏,正当斯巴达克串联了二百多个角斗士准备起义的时候,一个叛徒向敌人告发了起义计划。斯巴达克当机立断,即刻率领七十八名角斗士,拿起刀叉、棍棒,击杀了卫兵,冲出了角斗士学校,直奔几十里以外的维苏威火山。威震罗马的斯巴达克起义就这样开始了。
[[ 维苏威火山 ]] 座落在 [[ 意大利 ]] 西南部,濒临那不勒斯湾,当时处于“休眠”状态。除了一条崎岖小路可通山顶而外,到处是悬崖峭壁,易守难攻。斯巴达克在山上安营扎寨,积蓄革命力量。起义军虽然生活十分艰苦,但精神振奋,斗志昂扬,嘹亮的战歌回荡在山谷间。起义军还经常走下山来,在附近的坎佩尼亚平原严惩那些作威作福的 [[ 奴隶 ]] 主,解放庄园中的奴隶。广大奴隶纷纷集合在斯巴达克的旗帜下,起义队伍很快发展到将近一万人。
斯巴达克点燃的革命之火,照亮了奴隶前进的道路。斯巴达克起义强烈震动了 [[ 罗马 ]] 统治阶级,元老院急忙派遣 [[ 克罗狄 ]] 率领三千官兵前往镇压。克罗狄在维苏威火山脚下,用重兵封锁了唯一的一条山路,妄图把起义军困死在山上。斯巴达克临危不惧,向战士们发出了响亮的战斗号令:“宁可战死,不愿饿毙”。 起义军纪律严明,对人民群众的利益秋毫无犯,买卖公平;没收来的奴隶主的金银一律归公,用以换取铜铁,制造武器。广大奴隶,以及许多 [[ 农民 ]] ,纷纷投奔起义军。
斯巴达克的手下败将克罗狄回到罗马城,立即向元老院报告说,斯巴达克领导的起义军如何神出鬼没,势不可当。元老 [[ 贵族 ]] 惊魂未定,又传来起义军向亚得里亚海岸挺进的消息。于是,元老院又派遣普布列·瓦伦涅率领两个军团,约一万二千人,分兵三路,前往围堵起义军。双方一经接触,斯巴达克就先后歼灭了瓦伦涅的两员副将所率领的数千敌军,取得重大战果。但是当起义军因连续作战,需要适当休整的时候,瓦伦涅在一处山区把起义军包围起来,妄图置起义军于死地。形势骤然紧张起来。
斯巴达克甩开瓦伦涅以后,指挥起义军由坎佩尼亚转入更南面的鲁卡尼和布鲁丁畜牧区。在那一带,又有大批奴隶带着马匹投奔斯巴达克。起义军迅速发展到七万人,分别组成骑兵团、重装步兵队和轻装步兵队。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之后,浩浩荡荡的起义军向 [[ 阿尔卑斯山 ]] 进发。
公元前72年,罗马元老院派出执政官波泼里科拉和连图拉斯亲自率领两个军团的兵力,前往镇压。起义军遭到一定的损失,但斯巴达克亲自率领的一支起义队伍,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胜利到达阿尔卑斯山脚下。这时,起义军发展到十二万人。
起义军失败原因在于起义的总纲领不足以动员足够的力量,起义的口号很简单,就是为了自由,只是有些“不自由、毋宁死”的空头理想。
但起义宗旨只是停留在 [[ 奴隶 ]] 解放这个单一事件上,缺乏罗马本土社会其他阶层的大力支持,而且奴隶大都来自于外地劫掠过来的战俘和居民,没什么战力。以致起义军缺乏长久遥远的战略方针。<ref>[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Q6RKSBQ05437ISI.html 古罗马的斯巴达克起义,声势如此浩大,为何会走向失败],网易网,2019-09-28 </ref>
==历史评价==
[[ 斯巴达克 ]] 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沉重地打击了 [[ 罗马 ]] [[ 贵族 ]] 统治。斯巴达克以他的勇敢坚强,卓越的组织才能和高尚的个人品质为后人称道。 [[ 马克思 ]] 赞誉道:“斯巴达克是整个古代史中最辉煌的人物。一位伟大的统帅,具有高尚的品格,是古代无产阶级的真正代表。” [[ 列宁 ]] 说:“斯巴达克是大约两千年前最大一次奴隶起义中的一位最杰出的英雄。”斯巴达克起义促使罗马共和国向帝制的转型。<ref>[http://www.umo7.com/europe/gonghe/2017/1124/990.html 斯巴达克起义],历史的天空网,2017-11-24</ref>
就当时来说,极大地动摇了罗马奴隶制基础。奴隶主被迫对剥削奴隶和经营田产的方式作出某些改变,并开始改变 控制奴隶的方法和对奴隶的态度。他们尽量收买不同种族的奴隶,避免把同族的奴隶集中使用,提防他们联合在一起。奴隶主开始把土地分成小块,交给奴隶耕种,奴隶可以分享一部分收成,奴隶就在这样的方式下开始演化为"隶农",而释放奴隶的数目也渐渐增多。
上述情况到公元1世纪后就更为普遍。斯巴达克军队士气高昂,作战勇敢。其军事学术特点是:力求外线进攻作战,组织步骑兵协同,采取攻势,力求夺取和掌握作战主动权,在战压内巧妙运用部队机动,行军隐蔽迅速,伏击出其不意,善于各个击破。斯巴达克起义军组织体制坚强,故能长期成功地抗击罗马精锐军队。
 
=='''相关视频'''==
 
1、斯巴达克起义最后的决战,场面宏大,罗马军团排兵布阵很厉害
 
{{#iDisplay:v.qq.com/x/page/m0787p6xpez|640|380|qq}}
 
2、斯巴达克斯
 
{{#iDisplay:v.qq.com/x/cover/fdhuenmgxgprc0n|640|380|qq}}
 
== '''參考來源''' ==
 
{{Reflist}}
 
[[Category:熱點新聞事件類]][[Category:歷史事件]]
10,7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