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62
次編輯
變更
無編輯摘要
[[File: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jpg|350px|缩略图|右|<big>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10/a959bc3aaaf4490cb1d4a8ff90cd2891.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53080637_795639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历史==
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如今的所在地在1987年以前是中国国家图书馆的主馆。 [[ 中国国家图书馆 ]] 的前身是创建于 [[ 清朝 ]] 的京师图书馆。1909年9月9日, [[ 宣统 ]] 帝御准兴建京师图书馆,馆舍设在 [[ 北京 ]][[ 广化寺 ]] ,1912年8月起接待读者,1916年起正式接受中国国内出版物呈缴本。该 [[ 图书馆 ]] 自成立后,经过多次更名,后更名为“北平图书馆”。
1924年成立 [[ 中华文化教育基金 ]] 董事会,是负责保管和处理 [[ 美国 ]] 第二次退还庚子赔款的机构。1926年组成建筑委员会,决定建设京师图书馆,聘周诒春、丁文江、戴志骞、任鸿隽、袁同礼、刘复、孙洪芬为委员。选定北海西墙外御马监西马场(明朝时为玉熙宫)约四十亩土地以及养蜂夹道南侧公府操场约三十亩土地为建设馆会地址,这里位于金鳌玉𬟽桥西、北海西岸。地属公产,可无偿拨交图书馆,但因为 [[ 北洋政府 ]] 陆军部勒索地价,乃由 [[ 基金会 ]] 付二万元,才拨交图书馆。此后,建筑委员会委托北平长老会 [[ 建筑师 ]] 丁恩(S. M. Dean)丈量基地并设计图纸。委托 [[北京协和医院| 协和医院 ]][[ 建筑师 ]] 安那(C. W. Anner)征募图案。1927年收到十七份图案,寄到 [[ 美国建筑学会 ]] 评审。同年8月,该会选中莫律兰(V. Leth Moller)的 [[ 图案 ]] ,遂聘莫律兰为新馆舍建筑师。1928年春,莫律兰制成样图,经委员会讨论修改,设计书库可容纳四十万册图书,阅览室可容纳二百人。
1928年5月北洋政府倒台。 [[ 南京 ]][[ 国民政府 ]] 接管北京并改名北平。7月18日,京师图书馆奉命改为国立北平图书馆。国立北平图书馆办公地址暂设 [[ 中南海 ]] 居仁堂。1929年3月新馆正式开工建设。1929年5月11日,举行新馆建设奠基典礼。1931年6月完工。新馆原计划建筑费是60万到65万,实际用费137.4万余元。
在馆舍工程即将完工时,经北平市政府批准,新馆从 [[ 圆明园 ]][[ 遗址 ]] 移来若干 [[ 文物 ]] ;主楼前立一对华表;圭形昆仑石一块,上面刻有 [[ 乾隆帝 ]] 御制诗;大门内左右两侧各有一通石碑,一是乾隆帝御制《教谕骑射碑》,一是乾隆帝御制文源阁前的石碑,都是 [[满语| 满文 ]] 、 [[汉语| 汉文 ]] 合璧;大门外的一对石狮原来是长春园东大门前的石狮。1931年6月25日,举行新馆落成典礼, [[ 蔡元培 ]] 参加并致辞,中外来客约二千人。自6月25日至28日参观者一万多人。7月1日正式开馆阅览。文津阁《 [[ 四库全书 ]] 》全部移入新馆收藏。北平图书馆迁入新馆后,废除了过去的购票入馆办法。新馆内的阅览室共200余个座位,环境幽静,花木繁茂,是当时中国乃至远东规模最大且最先进的 [[ 图书馆 ]] 。
为纪念文津阁《四库全书》在国立北平图书馆入藏,馆方于1931年4月10日致函 [[ 北平市公安局 ]] ,拟将馆舍门前大街定名“文津街”。5月18日,北平市公安局函复国立北平图书馆,同意将其馆舍门前大街定名“文津街”。并立即着手安装路牌标志和门牌等事。
1950年9月16日,经呈报 [[ 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 ]] 批准,在馆东侧建展览厅一座。1952年1月9日,馆呈文化部拟在原文津街1号“工”字楼后增建一栋六层及过道四层的书库,同年3月8日文化部批准,10月2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1955年6月1日竣工使用。现在古籍馆1号楼“王”字楼便是这两次建筑的结果。
1953年4月8日,北京图书馆呈报拟在1号楼西侧平房处建二层办公楼一栋,4月30日获文化部社管局批准, 6月24日获 [[中华人民共和国 财政部 |财政部]] 批准,7月29日获北京市计委批准。1954年新建的2000多平方米二层办公楼竣工,即现在古籍馆3号楼。
1963年9月7日经馆方申请,文化部计划司同意改建北图照相室及阅览室。1964年8月18日经文化部文计光字同意,改建照相室、复建阅览用房1400平方米,1965年12月20日完工使用,即现在 [[ 古籍 馆2 馆]]2 号楼。
1981年,为解决北图新馆建成前的用房困难,同时为新馆工程设立一试验基地,乃在一号楼东侧北海西岸增建阅览楼(即6号楼)一栋,计4000米,1982年竣工使用。
1987年,北京图书馆迁往白石桥的新馆(今为中国国家图书馆总馆南区),位于文津街的馆舍成为北京图书馆分馆。1988年,分馆正式对外开放。当时组建分馆的指导思想是以保存、研究 [[ 传统文化 ]] 为主要任务,同时兼顾城区广大人民群众的阅读要求。业务机构方面组建了地方志组、中文线装书组、家谱中心、敦煌吐鲁番学北京资料中心和中文普通书阅览组;分类管理方面设办公室、总务科、保卫科、水利科等机构,有员工近200人。另外在1号楼东侧、6号楼南侧重建了东部的“文津园”,供读者员工休息。
北图分馆在文津街7号建成开馆后,鉴于馆舍自1931年建成后从未修理,又经1976年唐山大地震影响,主楼多处破裂,虽经加固仍有隐患,需彻底维修,乃多次向上级报告,请拨6000万元解决。经多次联系,1996年获 [[ 国家 ]] 批准修复,1998年完工。1997年该馆闭馆修缮三年,遵照“修旧如旧”原则,保持原建筑的古典传统风格。1999年建馆90年之际,北京图书馆更名国家图书馆,原 [[ 北京图书馆 ]] 分馆改为国家图书馆分馆。
2001年1月1日,分馆重新开馆,设有6个科组、2个中心( [[ 地方志 ]][[ 家谱 ]] 文献中心、清史文献中心)。2005年正式改为 [[ 国家 ]] 图书馆古籍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