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Pci介面

增加 2,988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PCI 介面(卡) == 無論是工業電腦或是個人電腦,CPU都是扮演著重要核心的角色,就好比人類的大腦般,無 時無刻都需要處理…”
== PCI 介面(卡) ==

無論是工業電腦或是個人電腦,CPU都是扮演著重要核心的角色,就好比人類的大腦般,無
時無刻都需要處理許多週邊傳回的訊息或是發送訊息,但是僅只有CPU是無法構成一台電腦
系統,還需要透過各式各樣的介面將週邊裝置連接,如此一台電腦才能夠進行運作。PCI便
是屬於這種串列協定分析。
PCI原本是針對486系列及Pentium系列的處理器所開發,在現今的電腦系統中演變成十分常
見的介面,也已經取代了早期電腦所使用的ISA和VESA成為目前主流,隨著科技不斷研發,
PCI也逐漸演變出一些速度更快的介面,如PCI-X、PCI-Express等,雖然目前個人電腦系統
中大多以PCI-Express為主,但是PCI在工業電腦或是嵌入式系統中仍佔有一席之地。
PCI標準於1990年時由Intel開發,在1992年Intel發表PCI1.0,直到1993年四月由PCISIG(PCI策略聯盟 PCI Special Interest Group)發表PCI2.0,PCI才正式成為主機板與週邊介面
溝通的標準。

== PCI版本演進歷程 ==

PCI 1.0   1992
32位元並列同步匯流排,時脈頻率為33MHz,最高資料傳輸量為132Mbps。

PCI 2.0     1993
重新定義擴充插槽及介面卡規格,電源供應為5 V及3.3V。

PCI 12.1    1995
加入66MHz時脈頻率,使用66MHz時電源供應僅支援3.3V,在32位元、66MHz時最
大資料傳輸量為264Mbps,而在64位元、66MHz時最大資料傳輸量可達528Mbps。

PCI 12.2     1998
增加一種新的中斷機制,MSI(Message Signaled Interrupts)訊息式中斷。

PCI 12.3     2002
2.3版是目前使用的主流版本,電源供應方面僅使用3.3V,不再使用5V,並加入短
卡的規格及SM BUS。


== PCI串列協定分析專用晶片 ==

PCI串列協定分析非常複雜。在開發PCI介面產品時通常使用可編輯邏輯晶片來完成PCI串
列協定,但其複雜度及難度都是很大的,為了簡化設計可以使用第三方生產的PCI匯流排
協定晶片,如PLX的PCI9080、PCI9052、PCI9060ES,AMCC的S5933,S5920,Intel公司的
i960RP等。
PCI串列協定分析專用晶片
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在電腦主機板中負責與外部設備進行溝通,一般標
準PCI可分為兩種形式:
■ 直接內嵌於主機板上的積體電路,在PCI規範中稱為平面設備(Planar device) 。
■ 安裝在插槽上的擴充卡 。
而且PCI匯流排控制週邊裝置時使用DMA(直接記憶體存取Direct Memory Access)方式進行
傳輸且對CPU使用率低,可大幅提昇系統效率。
PCI依照數據傳輸的方向性及驅動特性可區分為五種類型:
■ in:輸入訊號 。
■ out:輸出驅動訊號 。
■ t/s:表示雙向三態輸入/驅動訊號輸出 。
■ s/t/s:持續三態 (Sustained Tri-State) 。
■ o/d:開洩極 (Open Drain) 。


== 參考文獻 ==
http://www.zeroplus.com.tw/software_download/200903ZEROPLUS_PCI.pdf
5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