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64
次編輯
變更
野地瓜
,'''野地瓜'''又叫地瓜泡,是一种[[桑科]]、[[榕属植物]],它是落叶性匍匐地上的[[木质藤本]],有白色乳汁,分枝多,生长快,攀附力强,多分布在贵州、四川等地。
野地瓜是集食用、药用、绿化、观赏于一体的多用途植物。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野地瓜 拉丁学名 Ficus tikoua Bur. 别称 地果、地瓜泡
界 植物界 目 荨麻目 科 桑科
属 榕属 分布区域 四川、贵州、云南 英文名 Ficus tikoua Bur
==形态特征==
为匍匐木质藤本,有乳汁。
茎棕褐色,节略膨大,触地生细长的不定根,叶坚纸质 。
倒卵状椭圆型,长约1.6~6厘米,宽约1~4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圆型或浅心型,边缘有细或波状的锯齿 。
具三出脉,侧脉3~4对,上面被短毛;叶柄长1~2厘米花序托具短梗 。
蔟生于无叶的短枝上,埋于土内,球型或卵球型,直径4-50毫米 。
熟时紫红色(分可食和不可食两种,可食的果肉多汁,不可食的内部明显无水分 。
可食称之为母地果,不可食称为公地果,熟过头的地果里面或有果蛆);基生苞片3 。
雄花生于花托的口部,花被片2~6,雄蕊1~3,雌花生于另一花序托内。
分枝多,生长快,攀附力强,春季扦插的枝条,至当年冬季即可覆盖约2平方米的地面。
野地瓜的茎蔓柔软而坚韧,一年生的茎蔓可承受30~40公斤的拉力,是编织筐篓及藤制工艺品的好原料。
叶长2~6厘米,宽2~4厘米,翠绿色,经冬不落,是草食动物的好饲料,尤其是兔子、羊、鹅等视之为冬季的美味佳肴。
花单性,簇生或单生于叶腋或分枝处。野地瓜果实球形,直径1.5~2.5厘米,幼果青绿色,成熟淡红色,芳香四溢,甜香如蜜。
==生长环境==
野地瓜具有耐寒、耐旱、耐荫、耐贫瘠、耐水湿等特性,即使植于寸草不生的砂石或石板缝隙里,也会枝繁叶茂,绿意盎然 。
无论是赤日炎炎的夏季还是冰天雪地的冬日,全年一样蔓延似锦,绿叶如荫 。
无论是生长在烈日曝晒的山岗上或是长在古森林之下,叶色总是青翠碧绿,生机蓬勃;无论是洼地,还是干旱的山岭,均能随遇而安,四时常青。
野地瓜在果实成熟时期(6~10月)端午后,进行采摘,即使距离野地瓜20余米外,也觉浓香扑鼻,馥郁可人,故又称为满地香。
==主要价值==
野地瓜适宜于公园或易遭游人践踏的场所绿化,可承受众多游人践踏。
野地瓜因为这种坚韧而繁茂的茎蔓总是纵横交错地生长着 。
这样就会自然的"织"成一张"巨型渔网",能将表面松土、沙土牢牢地"网住",再加上有茂密的叶子长年"封面",酷似加盖了一张永久性的绿色地毯 。
这种防沙固土的特殊功效是其它地被植物所不能及的,堪称防沙固土的极品。
野地瓜还可作水果栽培,适合套栽在果园里,使传统的单季果园成为双季果园。
亦可作观果、观叶吊挂盆景,柔韧翠绿的茎蔓潇洒飘逸,具有"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美景。综上所述,野地瓜是集食用、药用、绿化、观赏于一体的多用途植物。
==药用功能==
祛风湿、通经络、止白带。
慢性支气管炎、风湿筋骨疼痛、腹泻、痢疾、乳腺炎、水肿、月经不调、产后血气痛、便血、流鼻血、瘰疬、接骨、跌打损伤、刀伤、疯狗咬伤、痈肿、脓疱疮、毒蛇咬伤。
繁殖方式:有性繁殖:种子,无性繁殖:茎。
目前野地瓜能快育苗栽培的方法是无性繁殖 。
初春将一年生的茎蔓切成10~15cm的小段,两端用石灰水消毒待用,苗床开沟深5~10cm,将茎蔓放入沟内填土,浇水,1月后可生根发芽。
== 參考來源 ==
{{Reflist}}
[[Category: 370 植物学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