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鸿海科技集团

增加 4,351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鸿海科技集团(英语译名:Foxconn Technology Group),是由台湾企业家郭台铭创办的跨国企业,总部位于台湾新北市土城区,主要…”
鸿海科技集团(英语译名:Foxconn Technology Group),是由台湾企业家郭台铭创办的跨国企业,总部位于台湾新北市土城区,主要生产地在中国大陆,以富士康(Foxconn)做为商标名称。其专注于电子产品的代工服务(CM),研发生产精密电气元件、机壳、准系统、系统组装、光通讯元件、液晶显示件等3C产品上、下游产品及服务。旗下多家企业在台湾证券交易所、香港交易所、东京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包括做为集团核心的鸿海精密,在世界多国都设有厂房,员工总数超过百万人。

鸿海科技集团是在创办人郭台铭发想的“eCMMS”模式进行产业上下游垂直统合,来建立经济规模。旗下各关系企业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售后服务等领域包括精密零组件、外观、结构件、系统组装、光通讯元件、液晶显示、半导体设备等。2010年其集团主要企业鸿海精密合并营收超过千亿美元,并列入福布斯全球前五十大排行榜及世界第三大资讯科技公司。鸿海在美国《财富》杂志2018年全球500大公司排行榜中位列第24名。
== 沿革 ==
=== 創業之始 ===
* 1974年,初永真以[[標會]]得來的一半金額(新台幣10萬元)資助[[郭台銘]]創業,成立「鴻海塑膠企業有限公司」。成立之初,鴻海塑膠的員工僅有10人,主要業務為製造[[黑白電視機]]的旋鈕。1981年,鴻海塑膠開發出[[個人電腦]][[連接器]]產品,由此轉型生產個人電腦連接器。1982年,鴻海塑膠改名「[[鴻海精密|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額達到1600萬元。
* 1985年,公司前往[[美國]],設立美國分公司。

=== 轉投資 ===
* 1994年,轉投資臺灣的[[立衛科技]]與[[隴華電子]]。
* 1995年,轉投資臺灣的[[欣興電子]]與[[聯華電子]]。
* 1996年,入股臺灣的[[鴻揚創業]]與[[矽豐]]。
* 1999年4月取得廣宇科技16%股權,成為最大單一股東。
* 1999年7月,鴻海集團購併華升(2004年改名鴻準精密)。

=== 2000年 ===
* 2000年,鴻海精密工業市值突破[[新台幣]]1000億元。
* 2000年5月,鴻海併購[[捷克]]的HTT-Telsa。
* 2002年,鴻海集團投入上億元在臺灣的[[群創光電]]上。
* 2003年,鴻海集團轉投資臺灣的[[撼訊]];同年,也以1800萬美元併購了[[摩托羅拉]]在墨西哥的工廠。
* 2003年10月16日,鴻海集團透過子公司富士康芬蘭投資公司投資24.55億新台幣,取得FIN的藝模(Eimo Oyj)集團93.4%股權,收購藝模集團>。同日,鴻海集團以367億元新台幣併購當時為全球最大的網通產品代工廠[[國碁電子]]。
* 2004年,鴻海集團以5000萬美元併購位於CHNML的[[湯姆笙]]深圳工廠;同年也併購了臺灣的麗卡與麗臺。
* 2004年2月3日,鴻海集團以3.7億元新台幣併購臺灣的安泰電業(當時,安泰電業為全球第四大汽車零組件廠)。

=== 總營業額破兆 ===
* 2005年,鴻海集團總營業額突破新台幣兆元,超越[[新加坡]]的[[偉創力]]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科技代工廠。爾後持續倍增,2010年底僅鴻海集團營業額達[[美元]]千億,名列全球前五十大企業之列。
* 2005年4月28日,鴻海集團入股TW的英群。
* 2005年5月13日,鴻海集團透過子公司Transworld Holdings Ltd.轉投資約25億取得[[奇美集團]]旗下奇美通訊56.48%股權,收購奇美通訊>。
* 2005年5月13日,鴻海集團以24.99億新台幣併購位於CHNML的[[摩托羅拉]]天津電池分公司。
* 2015年,富士康在[[中国大陆]]推出电商平台“富连网”,宣称其目標要在三年内超越[[京东]],成为中国第二大电商平台。

=== 劉揚偉時代 ===
* 2019年6月21日,郭台銘宣布交棒,由劉揚偉接任。

=== 鴻海切入電動車,公告將與FCA成立合資公司 ===

* 2020年1月17日,鴻海科技集團於發佈公告,確認將與 Fiat Chrysler Automobile 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合作,協議設立雙方分別持股 50%的合資企業。未來將針對純電動車的開發與生產,還有經營車聯網的業務上,會有密切的合作,宣告鴻海也將在電動車時代插上一腳。
247,96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