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排箫

增加 14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排箫 ''' 是中国古代一种 [[ 吹奏乐器 ]] ,与 [[ 编钟 ]] 、编磬均是上古时期中国重要的乐器。从 [[ 春秋 ]] 到秦汉的排箫在民间广泛流传,在 [[汉朝| 汉代 ]] 音乐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但这乐器随后失传,直到近代被重新制造。 [[ 韩国 ]] 的箫(소)正是从排箫演变过来,并用于 [[ 祭祠 ]][[ 仪式 ]] 上。在历史上,它的名字分别有底箫、雅箫、颂箫、舜箫、参差、凤翼、短箫、云箫、秦箫,其形象或有差异,但用法大致相同。
==历史==
排箫的前身名叫籥,《 [[ 诗经 ]] 》中已有记述。传说 [[ 虞舜 ]] 时曾出现一部称为“箫韶”的乐舞,主要是用排箫演奏。[1] 到了南北朝及隋唐年间,更成为宫廷雅乐的重要乐器,并流传至 [[ 高丽 ]] [[ 龟兹 ]] [[ 日本 ]] 等地使用。目前日本 [[ 奈良 ]] 东大寺仍保存唐代的两支排箫遗器,但当时在《东大寺献物帐》上,则称作“甘竹律”。[2]
[[ 台湾金曲奖 ]] 的标志即以排箫为设计主题,且奖座上端都放置有立体 [[ 雕塑 ]] 的金曲奖“排萧套圆圈”标志。
==介绍==
排箫是由一系列管子构成的 [[ 管乐器 ]] ,管子都是按由长到短或由短到长的顺序排列,并且把它们并排联接在一起,管子的底部都用塞子堵住,构成一个个独立的吹管
吹奏时,气流进入管中,可以产生高低不同的 [[ 音调 ]]
排箫的 [[ 音色 ]] 纯美,轻柔细腻、空灵飘逸。
排箫这种 [[ 乐器 ]] 既可以独奏又可以合奏。
==美名别名==
排箫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它的名字也不相同。在中国古代,排箫有许多美名。
雅箫、颂 [[ ]] 、舜箫、秦箫、凤箫、凤翼、云箫。
排箫还有些我们不太熟悉的别名:参差、 [[ 比竹 ]] 、短箫、底箫、籥、籁等。
[[ 世界 ]] 各国排箫都有各自独特的名字。
西瑞克斯( [[ 希腊 ]] ) 、菲斯图拉( [[ 古罗马 ]] )、弗莱斯特尔( [[ 中世纪 ]][[ 法国 ]] );
伊夫尼塔( [[ 罗马尼亚 ]] )、安塔拉( [[ 秘鲁 ]] )、龙达多尔( [[ 厄瓜多尔 ]] )、西库( [[ 玻利维亚 ]]
此外 呐伊、穆斯卡、郝伊拉、 普乎拉也都是排箫的名字。
中国有这样传说:华夏先祖 [[ 黄帝 ]] 曾命乐官伶伦制作乐器,他用竹做了“参差”,这种乐器是由长短不一的竹管组成,所以人们都说“参差不齐”。“参差”实际上就是现在所说的排箫。 ==参考文献==
110,97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