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约瑟夫·布罗茨基

增加 4,542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Writer| name = 约瑟夫 ·亚历山德罗维奇 ·布罗茨基(JosephBrodsky,1940—1996),一九四年五月二十四 | image = Joseph Brodsky 1988.jpg| imagesize = | birthname = {{lang|ru|Иосиф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Бродский}}| birthdate = 1940年5月24 生于 | birthplace = {{USSR}}[[ 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一个 ]]| deathdate = {{death date and age|1996|12|8|1940|5|24}}| deathplace = {{USA}}[[纽约]]| occupation = [[诗人]]、[[散文家]]| citizenship = 美国| nationality = 蘇聯 - 美国| ethnicity = [[ 犹太人 家庭。在一九八七 ]]}} '''约瑟夫·亚历山德罗维奇·布罗茨基'''({{lang-ru|'''Иосиф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Бродский'''}},{{lang-en|'''Joseph Brodsky'''}},{{bd|1940 ,被瑞典学院授予当 |5月24日|1996 |1月28日|catIdx=B}})[[蘇聯]]出生 诺贝尔文学奖 美籍猶太裔诗人 以表彰他 创作上“超越 他47岁 空限制 无论在文学上或敏感问题方面 以其“出神入化”“韵律优美” 都充分显示出他广阔 “如交响乐一般丰富” 思想 诗篇 浓郁 “为艺术英勇献身 诗意 精神 。九八七 荣获1987 度[[ 诺贝尔文学奖 得主、美籍俄罗斯诗人约瑟夫· ]],成为这项世界性文学大奖继[[加缪]]之后又一位年轻的获奖者。 ==生平== 布罗茨基 (JosephBrodsky) 出生于[[列宁格勒]] 九九六年一月二 个[[犹太人]]家庭,十五岁便退学浪迹社会,做过烧炉、运尸、地质勘探等 八日病逝于纽约 余种工作,曾屡遭拘讯 多次入狱,1964 以“寄生虫”罪名被提起公诉,流放北方,后又被判 十五岁。 年徒刑。1972年,据 布罗茨基 自己说,他 在没有得到合理解释的情况下被告知说, 代诗歌巨人 局“欢迎”他离开苏联 并且不由 分说,便被塞进一架不知飞向何方 逝世带来无可弥补 飞机,从此开始了不知何时为尽头 损失是明显而直接 流亡国外 。他的逝世除了给他 生活 了二十 。1972 他被迫离开祖国 美国和 时候,苏联政府为 指定 去向是[[犹太人]] 先居住的地方——[[以色列]],他断然拒绝了,随后到[[美 ]]定居,在大学写作、执教。 布罗茨基读遍 罗斯 国名诗,继承了[[古典主义]]优秀传统,并深受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响,成为“不断更新表现手法的高手”。 ==作品==「離開蘇聯前後,布羅茨基在異國出版了《長短詩集》、《荒野中的停留》等近十部詩集,多數是用俄文寫就,也有一部英文詩集《廿世紀的歷史》和一部英文散文集《少於一》。」<ref>{{cite book|author=孟宪忠|title=《诺贝尔 文学 奖作家的人生之旅》|pages=第255页|location=台北市|publisher=智慧大学|year=1993年}}</ref> ==作品的中譯==* {{cite book|others=金重,王伟庆/譯|title=《我坐在窗前》等|publisher=世 带来震惊 文学|year=1987年}}* {{cite book|others=王希蘇、常暉/譯|title=《從彼得堡到斯德哥爾摩》|publisher=漓江出版社|year=1992年}}* {{cite book|others=黃燦然/譯|title=《見證與愉悅》|location=天津市|publisher=百花文藝出版社|year=1999年}}* {{cite book|others=李魁賢/譯|title=《赫伯特/布羅茨基/赫伯特》|location=台北市|publisher=桂冠|year=2002年}}* {{cite book|others=劉文飛、唐烈英/譯|title=《文明的孩子:布羅茨基論詩 悲伤之外 詩人》|location=北京市|publisher=中央編譯|year=2007年}}* {{cite book|others=馬海甸等人/編譯|title=《布羅茨基談話錄》|location=北京|publisher=東方|year=2008年}}* {{cite book|others=金重 一些中国 譯|title=《布罗茨基 选》|publisher=世界文学|year=2013年}}* {{cite book|others=黄灿然 尤其是 譯|title=《小于 些青 》|publisher=浙江文艺出版社|year=2014 }} == 参考资料 =={{reflist}} ==參考文獻=={{refbegin}}*Bethea, David (1994) ''Joseph Brodsky and the Creation of Exil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NJ)* Berlina, Alexandra (2014). ''Brodsky Translating Brodsky''. Bloomsbury (New York; Anna Balakian Prize 2013-2016)*Miłosz, Czesław and Haven, Cynthia L. (Ed.) (2006) ''Czesław Miłosz: Conversations''. Includes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E_vnbYNjz-UC&pg=PA96&dq=brodsky+milosz+translate&hl=en&ei=W3_ATNqrPIKQjAeF5fGKCg&sa=X&oi=book_result&ct=result&resnum=2&ved=0CDUQ6AEwAQ#v=onepage&q&f=false "Interview between Joseph Brodsky and Czeslaw Milosz".]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ISBN 978-1-57806-829-6*Loseff, Lev (2010) ''Joseph Brodsky: a Literary Life'', 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Haven, CT)*Speh, Alice J (1996) ''The Poet as Traveler: Joseph Brodsky in Mexico and Rome'', Peter Lang (New York, NY)*Shtern, Ludmila (2004) ''Brodsky: A Personal Memoir'', Baskerville Publishers ISBN 978-1-880909-70-6{{refend}} == 外部链接 ==* [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literature/laureates/1987/brodsky-bio.html 诺贝尔官方网站关于约瑟夫·布罗茨基介绍]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976年-2000年)}} {{Authority control}} {{DEFAULTSORT:Brodsky, Joseph}}[[Category: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Category:猶太諾貝爾獎獲得者]][[Category:美國諾貝爾獎獲得者]][[Category:古根海姆學者]][[Category:美國散文家]][[Category:美國 诗人 亦会陷入 ]][[Category:蘇聯詩人]][[Category:猶太作家]][[Category:密西根大學教師]][[Category:移民美國的蘇聯人]][[Category:蘇聯持不 样的震惊和悲伤。政見者]][[Category:美國猶太人]][[Category:俄羅斯裔美國人]][[Category:蘇聯猶太人]][[Category:聖彼得堡人]][[Category:麦克阿瑟奖]][[Category:曼荷莲学院教师]][[Category:苏联诺贝尔奖得主]][[Category:俄罗斯诺贝尔奖获得者]][[Category:罗马奖获得者]]
25,96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