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垒球

增加 26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垒球'''(英语:softball),由棒球发展而来,规则也非常相似。 垒球于1996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成为正式项目,只设女子组;不过在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之后被剔除。 国际垒球总会将和[[国际棒球联合会]]合作把棒垒球合为单一项目,申请重返2020年奥运。自2014年起亚运棒垒球合为单一项目。IOC于2011年7月5日决定将棒垒球列为2020年奥运候选项目 <ref>[https://sports.huanqiu.com/article/9CaKrnJAJOv 棒垒球、壁球、摔跤:2020年奥运会候选项目],环球网,2013-05-31</ref> 。垒球目前为奥运非核心(永久)正式项目,不定期(届)举行。
==与棒球的主要差异==
垒球起源于1887年,[[美国]][[芝加哥]]的G.汉考克和1895年美国[[明尼苏达州]]的消防队员L.罗伯,想要在严冬或风雨时于室内打[[棒球]],分别对1839年出现的现代棒球场地、器材和竞赛规则作了修改,取名室内棒球(indoor baseball);不久,又将室内棒球搬到户外打,取名为女孩球(kitten ball)、软球(mush ball)、游戏场球(playground ball),当时并没有统一的场地画法和竞赛规则。1933年,美国业余垒球协会成立,设国际联合规则委员会,统一了规则。根据球的软硬程度,正式命名为softball,意为软球,中文则依跑垒的规则,命名为垒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垒球在美国发展很快。现在美国垒球协会每年举办16项成年和8项[[青少年]]全国性比赛,并称垒球为“人人参加的运动”。垒球在1921年以后传入[[日本]],1949年日本垒球协会成立后,垒球成为日本普及的运动项目之一。
垒球运动的诞生完全是出于全天候运动的需要,由于恶劣的[[天气]]和拥挤的[[城市]]影响,棒球运动转移到室内,就形成了垒球运动。垒球诞生于[[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芝加哥,这项运动很快发展起来,并逐渐又转移到室外,现在全世界有2000万人进行这项体育运动。1965年,首届女子垒球世界锦标赛得以举行,[[澳大利亚]]队夺得冠军。1996年,该项目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并只有女子项目,美国队获得冠军。[[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曾有投手投出了时速高达118公里的球(换算成棒球选手的体感球速,大约接近时速170公里)。垒球的投手与打击手之间只有12.2米的距离,棒球为18.4米 <ref>[http://2008.163.com/06/1219/13/32N7PEC1007424HB.html 垒球项目介绍],网易,2006-12-19</ref>
==器材==
<center>{{#iDisplay:x0503005kkx|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993 戶外活動]]
246,71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