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09
次編輯
變更
杨伯恺
,無編輯摘要
[[File:85dcced909054921a16a7762a21d327c.jpg|缩略图|右|[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417/85dcced909054921a16a7762a21d327c.jpeg 原图链接] [https://www.sohu.com/a/134611817_663056 来自搜狐网]]]<p style="text-indent:2em;">''' 杨伯恺 (1892—1949 '''({{bd|1892年||1949年|}} ),字道融,一八九二年出生于四川省营山县骆市镇小蓬乡花园村。少年在本乡和顺庆(今南充)联中读书。继又去北京考入法文专修班。1927年 [[ 重庆 ]] “三·三一”惨案后,改名杨伯恺,由党组织安排他在湖北麻城县第二中学教书。 <p style="text-indent:2em;"> 杨伯恺1919年赴 [[ 法国 ]] 勤工俭学。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回国,在 [[ 重庆 ]] 参加创办中法大学,任训育主任。同年又任中共重庆地委教育委员会委员。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任中共上海沪东文化支部书记。抗战爆发后回川,从事统战工作。后任《华西日报》主笔。1944年参加中国民主民盟,任民盟中央委员兼四川省支部宣传部长。解放前夕,1949年12月在 [[ 成都 ]] 就义。==基本信息 =={| |-| '''中文名''' || 杨伯恺 || '''出生日期''' || {{birth date|1892|12|16}} |-| '''别 名''' || 原名杨洵 || '''逝世日期''' || 1949年12月8日 |-| '''谱曲''' || 秦咏诚 || '''发行时间''' || 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