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贵州民族大学

增加 73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贵州民族大学.jpg|350px|缩略图|右|<big>贵州民族大学</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518/9313dbb6cd6d42b3aa23fead56ac98c8.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314748883_99994050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贵州民族大学'''位于 [[ 贵州省 ]][[ 贵阳市 ]] 花溪区,创立于1951年,是贵州省重点建设高校、 [[ 贵州省人民政府 ]] 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次高校和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高校。[1] 
学校创建于1951年5月17日,原名贵州民族学院,2012年经教育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贵州民族大学。
截至2016年3月,学校学校有两个校区:贵阳市花溪区和贵安新区大学城, [[ 占地面 积2825 积]]2825 亩,其中贵阳花溪校区1325亩、贵安新区大学城校区1500亩,校舍面积75万平方米, [[ 图书馆 ]] 有纸质图书187万册;设有21个学院,1个 [[ 研究生院 ]] ,1个独立学院,设有74个普通本科专业、28个本科专业方向;有教职工1487人,全日制在校生17249人。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16年3月,学校设有21个学院,1个研究生院,1个独立学院,设有74个普通本科专业、28个本科专业方向。
===教学建设===
截至2016年3月,学校有4个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8个贵州 [[ 省级特色专业 ]] ;4个贵州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项贵州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9门贵州省级 [[ 精品课程 ]]
===师资力量===
截至2016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1487人,其中 [[ 专任教 师1003 师]]1003 人,具有正高职称人员177人,副高职称592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226人,硕士学位人员740人,博士生、硕士生指导教师539人。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 [[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 家1 家]]1 人,新世纪“ [[ 百千万人才工程 ]] ”国家级人选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1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评审委员3人、教育部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科技人才3人,有贵州省核心专家2人、贵州省管专家18人、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黔灵学者1人、享受贵州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7人、贵州省级高校教学名师12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16年3月,学校设6个 [[ 一级学科 ]] 硕士点(涵盖5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个国家民委 [[ 重点学科 ]] ,6个贵州省级重点学科,4个贵州省级特色重点学科,有1个 [[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 ]]
===科研成果===
截至2016年3月,学校主持或参与省部级以上 [[ 科研项 目455 目]]455 项,其中国家级科研课题84项(含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及委托项目子课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 [[ 攻关项 目2 目]]2 项,获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奖78项。教师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 [[ 学术论 文5000 文]]5000 余篇,其中SCI、EI、ISTP检索及核心期刊论文1000余篇,出版专著200余部。[1][33] 2015年,学校共获国家级项目24项(含国家社科重大招标课题子课题和特别委托项目子课题各1项),其中国家社科项目15项(含两个重大招标项目的子项目),国家自科项目9项,科研项目经费突破1000万元(含横向项目经费100万元)。省部级项目立项69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省科技厅项目29项,省社科规划办项目8项,国家民委项目22项,团中央项目1项, [[ 文化部 ]][[ 民族 ]] 民间文艺发展中心项目1项,省古籍办项目2项,省领导圈示课题4项。此外,还获省教育厅项目42项,贵阳市规划项目2项,其他课题6项。
[[Category:525 高等教育]]
722,73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