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同理心

增加 8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同理心 ''' [[ 英语 ]] :empathy)或称做换位思考,是一种将自己置于他人的位置、并能够理解或感受他人在其框架内所经历的 [[ 事物 ]] 的能力。同理心与同情心并不相同。同理心指能够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于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它主要表现包括了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以及表达 [[ 尊重 ]] 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
同理心的作用具体来说,是在既定的事件上让自己进入他人角色,体会他人因 [[ 环境 ]] 背景、自身生理与心理状态以更接近“他人”在本位上的感受与逻辑。进而因为自己体会了“同样”的经验,也就更容易理解当事人所处当下状态的反应,并更能够理解这种 [[ 行为 ]] 和事件的发生脉络。而就算是自己的看法与他人不同时,也能够理解对方在 [[ 心理 ]] 、情绪或行为上的反应,不过能够理解他人并对他人感同身受并不一定代表对其也能够认同。
==概论==
同理心在应用上有许多不同的定义,包括:广义的情绪状态、照顾与帮助他人的欲望、与另一个人的经验情感相同的情绪、辨别出另一个人的想法或感受、使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差异变得不那么明显等。同理心也被认为是感受和分享另一个人 [[ 情绪 ]] 的能力。有些人认为同理心是一种能够与他人情绪相匹配的能力,而有些人则认为同理心是对他人温柔。
拥有同理心能够帮助人理解决策制定和认知思维过程中的许多因素。理解“过去的经历会对当前的决策有影响”这个 [[ 概念 ]] 可以让我们对一个在面对问题时作出不合 [[ 逻辑 ]] 决定的个人产生同理。过去的经历包含:家园或 [[ 家庭 ]] 破碎、童年创伤、缺乏养育和许多其他因素,这些因素会在人们的脑中留存,并能够影响人们做出决定。Martin Hoffman是一位研究同理心发展的 [[ 心理学家 ]] ,他认为每个人天生都有感受同理心的能力。
==情绪表征==
同理心涉及“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因此同理心情绪表征源于“被理解的情绪特征”。举例来说:如果该情绪是以身体感受为中心,那么同理心的核心即是掌握他人的身体感受。另一方面,如果一个情感中更重要的是以 [[ 信仰 ]] 和欲望的组合为中心,那么同理心就会掌握决定了这个情感来源的信念和欲望。这一种能力,是将自己想像成另一个人的复杂想像过程。不过,识别情绪的基本能力可能是天生的并可能在无意识中实现,且它可以借由训练以不同程度的强度或准确度来达成。
==衡量与能力==
同理心必然具有“较多”或“较少”的衡量。同理心互动的典范涉及一个人以“公认的”可容忍方式去准确的识别另一个人持续的刻意行为、相关情绪状态与个人特征。准确和可容忍的认同是同理心的核心特征。 [[ 人类 ]] 识别他人身体感受的能力与人的模仿能力相关,并且似乎建立在人对于 [[ 身体 ]] 动作和面部表情后能产生相应动作或表达其感受的先天能力的基础上。人类似乎也能够透过声调或其他声乐表达内心感受,并建立同样的直接沟通。
==视频==
<center> 同理心的力量 </center>
<center>{{#iDisplay:f0752l32v1h|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40,93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