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增加 3,45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成立於民國28年(1939)是當時的第二個「高雄市役所」,而初設的「高雄市役所」成立於民國13年,位於現今鼓山區代天宮的現址,在台灣光復後,改為「高雄市政府」,成為高雄的市政中心,後因本館不敷使用,於是使用四維二路與民權路交叉口的公園用地興建新市政府大樓,新市政府大樓於1991年底完工,隔年元月市政府遷入使用,由於本館的建設局頗具特色,且曾為高雄市役所,舊高雄市政府所在地,具有高雄發展的歷史意義,經高雄市政府於2003年2月26日公告為「高雄市歷史建築」隔年並公告為「市定古蹟」,在經過高雄市政府的規劃後正式轉型並命名為「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以發揚及保存高雄之歷史文化為工作目標,於1998年10月25日正式對外開放。  舊的高雄市政府變身為「高雄歷史博物館」除了博物館本身擁有「歷史性的建築外觀」以外,其歷史淵源更是長遠,從日治時代的高雄州廳到光復後的高雄市政府,一直到至今的「高雄歷史博物館」,都是高雄的一部活歷史,這一座見證高雄歷史的古蹟建築,延續著高雄的歷史與生活意涵。<ref>[https://kh.okgo.tw/scenic/1793.html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玩全台灣民宿網]</ref>  ===景點介紹===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位於鹽埕區愛河畔的中正四路,原為高雄市政府所在地,1992年(民國81年)市政府搬遷後,鑒於五十多年來此地肩負著市政龍頭的角色、承載著城市發展的軌跡與市民生活的印記,也是228事件時的歷史現場,無論建築的外型與內涵都刻劃著高雄的光榮、傷痕與過去,因此市府將古蹟再造,改裝成歷史博物館,成為臺灣第一座由地方政府經營的歷史博物館。館內紀錄先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艱辛過程,期望透過高博館展示的珍貴文物和各項研究及推廣活動,讓更多的民眾了解高雄市發展的軌跡。  建築外觀以淺綠的國防色系為基調,整體採中央主塔搭配兩側對稱的塔樓式造型,中軸線的設計表達莊嚴、隆重的氣氛,頂部疊加上日本傳統的四角攢尖與琉璃瓦大屋頂,建築本體於2004年(民國93年)經高雄市政府指定公告為市定古蹟,成為古蹟再利用為文化館舍的最佳典範,曾經肩負起市政領航員的角色,承載著高雄子民的生活印象與歷史軌跡,其角色的轉換,昭示著高雄城市歷史的變遷與成長。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以保存及發揚高雄地區的歷史文化、豐實市民生活品質為宗旨,在營運管理上設有展覽、推廣、典藏等專業部門,從事與高雄、臺灣相關之歷史文化藝術之展示、教育推廣、文物典藏管理等保存與傳承工作,目前文物典藏8000多項、展覽無數,可說是民眾認識高雄文化的窗口、最佳的教育研討中心,也是各方研究高雄歷史的知識寶庫。期望成為學校戶外本土教學之重要場域,及國內外具知性與感性之最佳觀光景點,形塑博物館為城市觀光的一環,讓逛博物館成為最頻繁、最高級、也最平價的日常休閒活動。 <ref>[https://khh.travel/Article.aspx?a=6868&l=1&stype=1058&sitem=4115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高雄旅遊網介紹]</ref>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原為巿政府辦公大樓,民國81年巿政府遷移至四維三路的新大樓後,便著手將舊巿府規劃為歷史博物館,於民國87年10月25日開館,使這幢老舊的建築開創出新生命。
8,29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