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马克斯·苏萨克

增加 6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unreferenced|time=2019-07-27T14:29:55+00:00}}
[[File:4034970a304e251fdef2bdf6a786c9177f3e53b2.jpg|无框|右]]
''' 马克斯·苏萨克 (Markus '''('''Markus Zusak ''' )1975年出生于 [[ 悉尼 ]] ,父母分别为 [[ 奥地利 ]] [[ 德国 ]] 后裔。他是当代 [[ 澳大利亚 ]][[ 小说 ]] 界获奖最多、著作最丰、读者群最广的 [[ 作家 ]] ,迄今已出版《输家》(The Underdog)、《与鲁本·乌尔夫战斗》(Fighting Ruben Wolfe,美国图书馆协会青少年类最佳图书)、《得到那女孩》(Getting the Girl)、《传信人》(I Am the Messenger,澳大利亚儿童图书协会年度最佳图书奖)。
==基本信息==
苏萨克从小就喜欢写故事,他说自己的脑海里永远有好几个故事在打转。大学毕业后他当了老师,但后来专心投入写作。《偷书贼》的故事源自他幼年时父母讲述的情节,二次大战时他的父母年纪还小,曾经亲眼目睹盟军轰炸汉堡之后的惨状,也看过纳粹押解犹太人前往死亡集中营的悲剧。苏萨克说,父母讲述的情景他一直记在心里,也晓得自己总有一天会把这些故事写成书。目前他除了写作之外,另经营写作工作坊,并应邀赴各地演讲。
2019年7月25日 (四) 14:36 (CST)感人至深的生命礼赞:偷书贼 作者:[澳]马克斯·苏萨克2019年7月25日 (四) 14:36 (CST)
随着《偷书贼》的出版,他被澳大利亚和美国的评论家称之为“文学现象”
===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文字 如何喂养人类灵魂的故事 一个撼动死神的故事
1939年的德国,9岁的小女孩莉赛尔和弟弟被迫送往慕尼黑远郊的寄养家庭。6岁的弟弟不幸死在了路途中,被埋在火车铁轨旁。在冷清的丧礼后,莉赛尔意外得到她的第一本书《掘墓人手册》。
这将是14本给她带来无限安慰的书之一。她是个孤苦的孩子,父亲被打上了共产主义者的烙印,被纳粹带走了;母亲随后也失踪了。在弹奏手风琴的养父的帮助下,她学会了阅读。尽管生活艰苦,她却发现了一个比食物更难以抗拒的东西——书。她忍不住开始偷书。莉赛尔,这个被死神称为“偷书贼”的可怜女孩,在战乱的德国努力地生存着,并不可思议地帮助了周围同样承受苦难的人:她读书给躲在她家地下室的犹太人听,在空袭时为躲入防空洞中的街坊邻居朗读故事,安慰了战火下每颗惶惶不安的心。
这是个讲述书是如何振奋灵魂的令人难忘的故事。
=== 本书特色===
★ 其一是叙事者死神的角色。一个会喊累也会抱怨的死神,以理智、冷静、幽默却又温暖的口吻,娓娓道出一个与他相遇三次的女孩的故事。他既不煽情,也非全然冷酷,反而是用尖锐的观察力与一点点嘲讽,看着世上的人群相互残杀,又相互扶持。最后,死神不得不承认,人心之复杂,是无法猜透的。
★ 另一个特色是作者在情节当中充分展现了文字的力量。女主角从不识字到识字,整个过程就是她成长、懂事的经历。她学会了认字之后,不但协助了犹太裔逃犯,也用故事的力量转变了本来是低俗下流的街坊邻舍。主角懂事之后,面对的却是残酷的命运。这样的遭遇,正呼应了现实生活,也因此使得本书广受读者认同。
★ 迄今已经售出英国、德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巴西、韩国、日本、丹麦、荷兰、中国、以色列、塞尔维亚、芬兰、挪威等国版权。
==作品《传信人》==
=== 内容简介===
19岁的出租车司机艾德和一条嗜好咖啡、臭气熏天的老狗住在廉租的窝棚里,前途无望,爱情无望。艾德一直过着百无聊赖的日子,直到有一天,一次完全像闹剧般的银行抢劫案改变了他的生活……
当笨得要命的倒霉蛋劫匪企图携款逃跑时,艾德阴差阳错阻止了他。于是,这个往日一无是连三地出现扑克牌,扑克牌上要么写着地址,要么写着姓名,每一个地址或姓名都是一个线索,指引艾德踏上了悬念丛生、充满变数的冒险之旅。他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伤害需要伤害的人,成为了神秘的“传信人”。而最终,绕回圆心,他拯救了自己。
还剩下最后一个问题:是谁派艾德传信的?为什么?
=== 各界评论===
有煎熬,有痛苦,也有快乐。这就是写作。
——马克斯.苏萨克
两个特别的要素将读者从头至尾牢牢俘获:贯穿全书的人物各有特色,幕后操纵者那样神秘莫测……苏萨克太成功了。
——《书目报》
== 获奖记录==
美国图书馆协会普林兹奖,美国“布告栏蓝丝带书奖”,澳大利亚“童书委员会”年度最佳图书,《出版家周刊》年度最佳图书,台湾地区诚品书店、金石堂书店特别推荐。
==参考资料==
98,4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