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無編輯摘要
''' 中国人民解放军文化艺术中心文艺部 ''' ,是 [[ 中国人民解放军 ]] 文化艺术团体,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文化艺术中心。
==沿革==
中国革命军队中的文艺团体历史悠久。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1925年1月18日, [[ 黄埔军校 ]] “血花”剧社成立,宗旨是“将革命的艺术来改造社会”,用革命艺术实现 [[ 孙中山 ]] 提出的“唤起民众”,提倡“艺术可以改造社会,艺术可以美化人生”。“血花”剧社隶属黄埔军校政治部,实际领导人是政治部主任 [[ 周恩来 ]] ,日常事务工作由剧社总务主任、中共党员李之龙负责,陈赓也在该剧社十分活跃。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部队文工团诞生于第一次国共内战期间。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决议》要求在 [[ 红军 ]] 大队(相当于营)士兵委员会内设俱乐部,军队政治宣传科设艺术股,出版石印或者油印画报,并且从各部队中挑选文艺积极分子组成宣传队。1929年古田会议后, [[ 中国工农红军 ]] 各部队从士兵中挑选人员组成宣传队。1931年中国工农红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成立“八一剧团”,成为中国共产党军队中首个以艺术活动为主的专业性艺术团体。此后,红军各军团、方面军陆续成立文艺团体。1933年春节期间,由红军将士同台演出的四幕话剧《庐山之雪》是中共军队历史上首部有据可查的原创红色戏剧,表现中央红军取得第三次反围剿胜利,打进南昌城,即将杀上庐山活捉 [[ 蒋介石 ]] 的故事,红一军团保卫局长 [[ 罗瑞卿 ]] 任总导演并饰蒋介石,红一军团军团长 [[ 林彪 ]] 饰红军司令员,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饰红军政委,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罗荣桓饰红军政治部主任。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中共军队文艺团体通常称剧社、剧团、宣传队等。 [[ 抗日战争 ]] 时期和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中共军队文艺团体又有很大发展,通常称剧社、文艺工作团(简称文工团)、宣传队等。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成立后,1950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各野战军(大军区)、兵团、军(包括部分省军区)和各特种兵及部分院校都设有文工团,不少团级部队也有宣传队。据统计,当时全军共有专业文艺单位300余个,文工团(队)员6.4万多人。1951年起,全军文工团、队,除中国人民志愿军外的调整、精简、整编工作开始,原则是逐步减少数量,提高质量。1953年,总政治部提出全军各大单位要“建立以歌舞为主有专业分工的综合性的文工团”;军、师文工团、队要实现“一专多能”。遵照该要求,各大军区、军兵种普遍建立了 [[ 专业 ]] 歌舞团或者以歌舞为主的综合性文工团。
在深化 [[ 国防 ]] [[ 军队 ]] 改革中,2016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舞团正式摘牌,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歌舞团。又称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歌舞团。歌舞团隶属新组建的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同时,总政歌剧团、总政话剧团分别更名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歌剧团、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话剧团。
2018年,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中,原 [[ 八一电影制片厂 ]] 、原总政歌舞团、原总政歌剧团、原总政话剧团、原总政军乐团合并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文化艺术中心。其中,原总政歌舞团、原总政歌剧团、原总政话剧团、原总政军乐团合并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文化艺术中心文艺部。
248,59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