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增加 4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1.jpg |thumb |400px|有框|右|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https://www.travelking.com.tw/tourguide/scenery688.html 照片來自]]]
''' [[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成立於民國28年(1939)是當時的第二個「高雄市役所」,而初設的「 [[ 高雄市役所 ]] 」成立於民國13年,位於現今 [[ 鼓山區 ]] 代天宮的現址,在台灣光復後,改為「 [[ 高雄市政府 ]] 」,成為高雄的市政中心,後因本館不敷使用,於是使用四維二路與民權路交叉口的公園用地興建新市政府大樓,新市政府大樓於1991年底完工,隔年元月市政府遷入使用,由於本館的建設局頗具特色,且曾為高雄市役所,舊高雄市政府所在地,具有高雄發展的歷史意義,經 [[ 高雄市 ]] 政府於2003年2月26日公告為「高雄市歷史建築」隔年並公告為「市定古蹟」,在經過高雄市政府的規劃後正式轉型並命名為「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以發揚及保存高雄之歷史文化為工作目標,於1998年10月25日正式對外開放。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位於 [[ 鹽埕區 ]] 愛河畔的中正四路,原為高雄市政府所在地,1992年(民國81年)市政府搬遷後,鑒於五十多年來此地肩負著市政龍頭的角色、承載著城市發展的軌跡與市民生活的印記,也是228事件時的歷史現場,無論建築的外型與內涵都刻劃著高雄的光榮、傷痕與過去,因此市府將古蹟再造,改裝成歷史博物館,成為臺灣第一座由地方政府經營的歷史博物館。館內紀錄先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艱辛過程,期望透過高博館展示的珍貴文物和各項研究及推廣活動,讓更多的民眾了解高雄市發展的軌跡。
===單位簡介===
1924年(日本大正13年)12月25日,高雄設市,高雄市役所設於湊町四丁目(今鼓山區代天宮);1939年(日本昭和14年),日本政府鑒於市中心東移,將高雄市役所遷至榮町,亦即現今鹽埕區本館現址;1945年二戰後,高雄市役所經接收並更名為高雄市政府,此後到1992年(民國81年)1月,一直是高雄市政府所在地,也是推動高雄市政建設的重心。 1947年(民國36年),「二二八事件」發生,本館曾為當時高雄事件的歷史現場之一,從外型到內涵,皆書寫著高雄城市的記憶與歷程,遺留些許傷痕與甜美。 1992年(民國81年)1月18日,市政府搬遷至 [[ 苓雅區 ]] 四維三路2號之「合署辦公大樓」,舊市府建築乃完成階段性任務,功成身退。因其歷史地位意義重大,緊繫高雄市發展脈絡,市政府特規劃為「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以保存並發揚高雄地區歷史文化為工作目標,並於1998年(民國87年)10月25日正式開館,成為台灣第一座由地方政府經營的歷史博物館。 2017年(民國106年)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走出公部門暨博物館框架,改制為全台第一個由地方政府成立之行政法人制度,再度邁向新的里程碑。未來跳脫博物館既有窠臼,整合公私部門的資源,執行跨業合作之展示教育活動,期許提供市民全新的博物館體驗,讓高史博更專業且多元。<ref>[https://museums.moc.gov.tw/MusData/Detail?museumsId=10c5918d-79eb-4d0b-80a2-e51c86289414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館所資訊- 博物之島 - 文化部]</ref>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建築特色===
舊巿府大樓建於民國27年,採 [[ 日本 ]] 的興亞帝冠式建築,在現代建築上疊加日本神社式的屋頂,以強調民族主義;且因時值二次大戰,外觀以淺綠為基調,即所謂的國防色,以防遭敵機轟炸。整棟建築外觀採高字造型,突顯高飛雄立的高雄精神,在氣派恢宏的外觀下,也有不少精緻的雕飾設計,如仿日本神社的角樓,中國的斗栱、瓦當及翼狀柱頭,以及繁複的浮雕紋飾等,傳統中、日式建築構件在此巧妙地融合,展現曼妙丰姿。
1947年(民國36年),「 [[ 二二八事件 ]] 」發生,本館曾為當時高雄事件的歷史現場之一,從外型到內涵,皆書寫著高雄城市的記憶與歷程,遺留些許傷痕與甜美。
主塔位居四樓最高點,具良好的瞭望功能,主塔與兩側副塔頂部均加上日本傳統的四角攢尖頂與琉璃瓦大屋頂,飾以寶瓶式的塔尖、 [[ 梅花 ]] 圖案的滴水及日本菊花圖騰的飾帶;一樓設有門廊,廊頂為戶外平台,具有校閱與典禮司令台的功能,可一窺日本帝國主義顛峰時期的建築風貌。另外,建物四周牆面雕刻各種圖案紋飾,窗戶造型如八角窗、桃形窗、弧形窗等都玲瓏有致,匠心工巧,而外露式陶燒排水管更是少見特殊的建築景觀。
===古蹟再利用===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本館)是文化 [[ 愛河 ]] 人文主義的地標之一,原為高雄市政府所在地,曾經肩負起市政領航員的角色,承載著高雄子民的生活印象與歷史軌跡,是高雄城市發展與歷史文化變遷的最佳見證者。
  
景觀特色:<br>
建築風格與高雄願景館(原 [[ 高雄火車站]])一樣,為日式興亞帝冠樣式建築,正面主體設計約略可以看出「高」字型,而外露的陶燒排水管更是其建築一大特色。
8,29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