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869
次編輯
變更
幻想交响曲
,無編輯摘要
[[File:幻想交响曲.jpg|300px|缩略图|右|<big>幻想交响曲</big>[https://img1.doubanio.com/view/subject/m/public/s1735457.jpg 原图链接][https://music.douban.com/subject/1403727/ 来自 豆瓣音乐 的图片]]]
==概述==
当时浪漫主义在 [[ 法国 ]] 正如鱼得水般的风行,在诗坛、画坛、乐坛都各有代表人物,诗坛是 [[ 雨果 ]] 、绘画则是 [[ 德拉克洛瓦 ]] (Fugene Delacroix),音乐方面就是以柏辽兹为尊。浪漫主义的微言大义,主张艺术应有尊重创作者的绝对自由,而在音乐方面表现出来的,则是对于炫目展技的高度兴趣,例如李斯特的钢琴、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演出,而管弦乐方面柏辽兹无疑是“管弦超技”的先行者,他所写的交响曲与过去此类曲目有极大出入,无论在乐曲规模、乐念发展、乐章数,柏辽兹的手法像是脱缰的野马般,完全不受前人的束缚,自由自在地挥洒起来。他留给世人《幻想交响曲》、《意大利的哈洛德》、《罗密欧与茱丽叶》、《送葬与凯旋大交响曲》等“交响曲”作品,其中最知名的《幻想交响曲》完成于1830年,当时 [[ 舒曼 ]] 尚未开始写交响曲,而 [[ 勃拉姆斯 ]] 都还没出生呢!
==创作背景==
众所皆知柏辽兹写作《幻想交响曲》是因为对女伶史密逊(Harriet Smithson)的一片痴心,在详说这个爱情故事之前,我想先提《幻想交响曲》的后续发展,给有兴趣的人作为追踪参考。在《幻想交响曲》之后,柏辽兹还写了该 [[ 故事 ]] 的传记续篇与音乐续篇,其中传记续篇《回到生活》叙述艺术家雷利奥(Lelio,作品14b)通过音乐的治疗力量,从狂乱中回到现实 [[ 生活 ]] 。而音乐续篇独白剧《雷利奥》就以艺术家雷利奥为名的,是部结合歌手与演员口白的管弦创新之作。
如果单就柏辽兹为史密逊写《幻想交响曲》来看,多数人会以为柏辽兹相当痴心,但是就他一生的情史而言,柏辽兹的痴心只是一时的。当他十二岁时,爱情与 [[ 音乐 ]] 同时向他招手,他“高射炮”地单恋大他六岁的艾思蝶杜波(Estelle Duboeuf),而这段纯纯的情愫我们也可以在《幻想交响曲》第一乐章慢板序奏中听到。而1817年他与 [[ 剧院 ]] 的第二小提琴手M. Imbert学习声乐与 [[ 长笛 ]] ,算是正式的开始音乐启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