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神舟六号

增加 13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神舟六号 ''' 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上没有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 [[ 重量 ]] 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神州六号于2005年10月12日用 [[ 长征二 号F 号]]F 运载 [[ 火箭 ]] 进行发射。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 [[ 太空 ]] 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 [[ 载人飞船 ]] 。这也是世界上人类的第243次太空飞行。
==飞船构成==
=== 轨道舱===
“神舟”飞船的轨道舱是一个圆柱体,总长度为2.8米,最大 [[ 径2 径]]2 .25米,一端与返回舱相通,另一端与 [[ 空间 ]] 对接机构连接。“神六”的轨道舱之所以被称为“多功能厅”,是因为2名 [[ 航天员 ]] 除了升空和返回时要进入返回舱以外,其他 [[ 时间 ]] 都在轨道舱里。轨道舱集工作、吃饭、睡觉、盥洗和方便等诸多功能于一体。
也叫工作舱。其外形为两端带有锥角的圆柱体,它是航天员的“太空卧室”兼“工作间”。它还兼有航天员生活舱和留轨实验舱两种功能,所以也称留轨舱。轨道舱里面装有多种试验设备和实验仪器,可进行对地观测,其两侧装有可收放的大型太阳能电池帆翼、太阳敏感器和各种天线以及各种对接结构,用来把 [[ 太阳能 ]] 转换为飞船的能源、与地面进行通讯等。作为航天员的“太空卧室”,轨道舱的环境很舒适,舱内温度一般在17至25摄氏度之间。
=== 逃逸塔===
逃逸救生塔:位于 [[ 飞船 ]] 的最前部,高8米。它本身实际上就是由一系列火箭发动机组成的小型运载火箭。在运载飞船的火箭起飞前900秒到起飞后160秒期间 火箭运行距离在0至100公里,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这个救生塔将紧急启动,拽着“神舟六号”飞船的返回舱和轨道舱与火箭分离,迅速逃离险地,并利用降落伞降落到 [[ 安全 ]] 地带。
=== 返回舱===
又称座舱,它是航天员的“驾驶室”。是航天员往返太空时乘坐的舱段,为密闭结构,前端有舱门。“神舟六号”完成绕地飞行任务后,两名航天员也将乘坐返回舱回归 [[ 地球 ]]
=== 推进舱===
又叫仪器舱。通常安装推进系统、 [[ 电源 ]] [[ 轨道 ]] 制动,并为航天员提供 [[ 氧气 ]] [[ ]] 。推进舱的两侧还装有面积达20多平方米的主太阳能电池帆翼。
==具体任务==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科学任务是中国实现两人飞船发射和安全运行,进行地球表面 [[ 骨细胞 ]] [[ 心脏医学 ]] 、数字照片及测试飞船等科学实验。“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上新增加了地球观测仪器等40余台设备和6个软件,使 [[ 飞船 ]] 的设备达到600余台,软件82个,元器件10万余件。
飞船上放置了盛有搏动的心肌细胞和贴壁伸展的成骨细胞的24个 [[ 细胞 ]] 培养盒,航天员和地面工作人员同步对两份相同的活体细胞进行一系列的科学对比实验,研究空间环境影响心脏和 [[ 骨骼 ]] 的细胞分子机理,并通过空间实时飞行验证放置在细胞培养液中、地面筛选出药物的防护效果。航天员分三个时段操作24个样品盒,操作时,航天员将把细胞培养带放置在腿上,按不同时段,挤破分别装着激活剂与固定剂的两种胶囊,激活或固定活体细胞,考察在飞船入轨前与入轨后不同重力条件下细胞样品的状态与变化。 ==参考文献==
110,88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