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慕容延钊

增加 10,302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5d9eaab1e6d93.png|缩略图|右|[http://i3.qulishi.com/static/2019/0/5d9eaab1e6d93.png  原图链接] [http://www.qulishi.com/article/201910/366784.html  来自趣历史]]]
* <small><small>(慕容延钊:北宋开国元勋)</small></small>
<br>
<br>
<p style="text-indent:2em;">'''慕容延钊'''(913―963年),太原(今山西太原市)人 [1<ref>《宋史·卷二百五十一·列传第十》:慕容延钊,太原人。 </ref> 。 <p style="text-2] 。 indent:2em;"> 五代末年至北宋初年名将,开州刺史 [[ 慕容章 ]] 之子。 出身将门,善于攻伐,南征北战,戎马一生。以军事统帅的身份,参加后周和北宋初年统一战争,并立下显赫战功 [2] ,迁山南东道节度使,拜枢密副使、检校太尉等。 <p style="text-indent:2em;"> 乾德元年(963年)病逝,时年五十一岁,追赠中书令、河南郡王。 == 热议话题 ==* [http://www.qulishi.com/article/201910/366784.html 慕容延钊和赵匡胤是真的兄弟吗 这两君臣的关系到底好不好]<br>*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321/13/349878_823129912.shtml 五代末北宋初名将慕容延钊简介 他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慕容延钊?]<br>*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84308885431463471&wfr=spider&for=pc 北宋名将慕容延钊一生所做的5件事]<br>*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E4MzI1OTc0NA==.html 宋朝统一天下第一战,赵匡胤派兵讨伐张文表,慕容延钊抱病出征!] == 人物生平 ==* '''慕容延钊初仕后周'''<p style="text-indent:2em;">慕容延钊,一作慕容延昭,出身将门,父亲慕容章,官至襄州马步军都校、兼开州刺史。慕容延钊在少年时代就以勇敢干练闻名。后汉高祖刘知远起兵时,郭威担任枢密使辅助刘知远,把慕容延钊收用在军中。广顺元年(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政权,是为后[[周太祖]]。[[郭威]]称帝后,慕容延钊被补官任西头供奉官,历任尚食副使、铁骑都虞候。<ref>《宋史·卷二百五十一·列传第十》:父章,襄州马步军都校、领开州刺。延钊少以勇干闻。汉祖之兴也,周祖为其佐命,以延钊隶帐下。周广顺初,补西头供奉官,历尚食副使、铁骑都虞候。 </ref>  * '''慕容延钊高平大捷'''<p style="text-indent:2em;">显德元年(954年),郭威去世,郭威妻子柴皇后的侄子后周世宗柴荣继位。[[柴荣]]继位后,慕容延钊被改任为殿前都指挥使都校,兼任溪州刺史。 <ref>《宋史·卷二百五十一·列传第十》:世宗即位,为殿前散指挥使都校、领溪州刺史。 </ref>  <p style="text-indent:2em;">显德元年(954年)三月,北汉趁郭威去世、柴荣初立之机,联合辽国向后周大举进攻,柴荣率兵反击,双方在高平(今山西高平)大战。慕容延钊担任左先锋,在这场敌强我弱的战役中,冲锋陷阵,奋力拚杀,为后周取得高平之战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因功被授任为虎捷左厢都指挥使、兼任本州团练使,不久升任为殿前都虞侯、兼任睦州防御史。<ref>《宋史·卷二百五十一·列传第十》:高平之战,督左先锋,以功授虎捷左厢都指挥使、领本州团练使;迁殿前都虞候、领睦州防御使。</ref>  * '''慕容延钊从征淮南'''<p style="text-indent:2em;">显德二年(955年),慕容延钊跟随柴荣征伐南唐,改任龙捷左厢都校、沿江马军都部署。回到京师,仍任殿前都虞候,出京任镇淮军都部署。<ref>《宋史·卷二百五十一·列传第十》:从征淮南,改龙捷左厢都校、沿江马军陪署。归朝,复为殿前都虞候,出为镇淮军都部署。 </ref>  <p style="text-indent:2em;">显德五年(958年),柴荣在迎銮江口,闻报南唐有数百艘船只停泊在东(氵布)州,立即下令命慕容延钊与右神武统军宋延渥前往攻击。慕容延钊率领骑兵从陆路出发,宋延渥督领水师沿江前进,两军密切配合,大败南唐水师。由于慕容延钊再次在夺取淮南十四州的战争中战功卓著,淮南平定后被升任为殿前副都指挥使、兼任淮南节度。<ref>《宋史·卷二百五十一·列传第十》:显德五年,世宗在迎銮江口,闻吴人舟数艘泊东〈氵布〉洲,即命延钊与右神武统军宋延渥讨之。延钊以骁骑由陆进,延渥督舟师沿江继进,大破之。淮南平,迁殿前副都指挥使、领淮南节度。 </ref>  <p style="text-indent:2em;">显德六年(959年),柴荣去世,其子后周恭帝柴宗训继位,改任慕容延钊为镇宁军节度,充任殿前副都点检,又任北面行营马步军都虞候。<ref>《宋史·卷二百五十一·列传第十》:恭帝即位,改镇宁军节度,充殿前副都点检,复为北面行营马步军都虞候。 </ref>  * '''慕容延钊社稷重臣'''<p style="text-indent:2em;">建隆元年(960年)正月,殿前都点检赵匡胤谎报辽国与北汉勾结大举南侵,要求中央政府急速派兵抵御。宰相[[范质]]、[[王溥]]立即派赵匡胤率军出征,慕容延钊率领先头部队首先出发。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篡夺后周政权,建立北宋,是为宋太祖。当时,慕容延钊正手握重兵屯驻真定(今河北正定),宋太祖遣使谕旨,允许他随机处理事务。慕容延钊与韩令坤率领部队巡治河北边境,以镇静果敢闻名,北汉、辽国未敢趁北宋政权初建而轻举妄动。宋太祖深为高兴,为了表彰慕容延钊的功绩,委以重任,授任他为殿前都点检、同中书门下二品(本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因避慕容延钊的父亲慕容章的名讳,故改称为同中书门下二品)。 这样,慕容延钊就成为北宋中央禁军的最高统帅和权重一时的社稷重臣。  <p style="text-indent:2em;">建隆元年(960年)四月,昭义军节度使李筠起兵反宋。五月初二日,宋太祖派遣慕容延钊与彰德军节度使王全斌率领军队从东路出兵,和石守信、高怀德会合讨伐李筠。不久任行营都部署,知潞州行府事。叛乱平定后,慕容延钊加官为侍中,诏令回到澶州(今河南濮阳)。<ref>《宋史·卷二百五十一·列传第十》:郴筠叛,初命与王全斌由东路会兵进讨,俄为行营都部署、知潞州行府事;及平,加兼侍中,诏还澶州。 </ref>  * '''慕容延钊平定荆湘''' <p style="text-indent:2em;">建隆二年(961年)春天,[[宋太祖]]为了集中兵权,罢黜慕容延钊的殿前都点检(禁军统帅)之职,此后此职不再授予他人,由皇帝直接掌握禁军。迁任慕容延钊为山南东道节度使、西南面兵马都部署。 同年冬天非常寒冷,宋太祖派遣中使赐给慕容延钊貂裘、百毡帐。<ref>《宋史·卷二百五十一·列传第十》:是冬大寒,遣中使赐貂裘、百子毡帐。</ref> <p style="text-indent:2em;">建隆四年(963年)正月,宋太祖决定向荆湘地区发动进攻。正月初七日,宋太祖任命慕容延钊为湖南道行营前军都部署、枢密副使,李处耘为都监,率领十州军队在襄阳(今湖北襄阳)会合,以讨伐张文表为名,出兵湖南。正月十二日,宋太祖亲临造船务,视察建造战船。正月二十一日,宋太祖诏令荆南征发三千名水军去潭州接受慕容延钊指挥。<ref>《宋史·卷二百五十一·列传第十》:四年春,命师南征,以延钊为湖南道行营前军都部署。 </ref>  <p style="text-indent:2em;">当时慕容延钊抱病在身,宋太祖诏令用轿抬着他指挥军事。贼将汪端率部队数千人侵扰朗州,慕容延钊将其擒获,在市中斩首。慕容延钊与李处耘的周密布置和默契配合,于三月二十六日,攻破三江口,攻克岳州,收复朗州,一举平定了湖南周保全和荆南高继冲两个割据势力,从而使南方其它几个割据政权直接暴露在宋军的进攻之下,为北宋政权统一南方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荆湘平定后,慕容延钊因战功显赫,加官检校太尉。<ref> 《宋史·卷二百五十一·列传第十》:时延钊被病,诏令肩舆即戎事。贼将汪端与众数千扰朗州,延早擒之,磔于市。荆、湘既平,加检校太尉。 </ref>  == 去世悼念 ==<p style="text-indent:2em;">乾德元年(963年)闰十二月乙卯日,慕容延钊因病去世,终年五十一岁。 <ref> 《宋史·卷二百五十一·列传第十》:是冬,卒,年五十一。 </ref> <p style="text-indent:2em;">当初,慕容延钊与宋太祖友善,显德末年,宋太祖任殿前都点检,慕容延钊任副都点检;宋太祖常以兄礼待慕容延钊;宋太祖即位后,每次派遣使者慰问,还以兄称呼他。自从慕容延钊有病,御封药物赐给他。当听说他慕容延钊去世,宋太祖痛哭很久。追赠中书令,追封为河南郡王 ,录用他的子弟授予官职的有四人。<ref>《宋史·卷二百五十一·列传第十》:初,延钊与太祖友善,显德末,太祖任殿前都点检,延钊为副,常兄事延钊;及即位,每遣使劳问,犹以兄呼之。洎寝疾,御封药以赐,闻其卒,恸哭久之。赠中书令,追封河南郡王,录其子弟授官者四人。</ref>  == 人物评价 ==* 《[[宋史]]》:“令坤、延钊素与太祖亲善,平荆、湘则南服底定,镇常山则北边载宁可,未尝恃旧与功以启嫌隙。创业君臣有过人者,类如是夫。”<ref name="MYT">[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418256/ab4c1bKYT2L8_nUXqVbA5ExjfkCs5Ly-KrQBJ0zXoMACoX1vZ40JKhGgB5jfH2OrebiUgnBaIm4JciDnwbdkDFmFH-rpt4wk-fCEHIX_DVo 《宋史·卷二百五十一·列传第十》.国学导航.2013-08-22] </ref> * 《[[宋史]]》:“延钊少以勇干闻。”<ref name=MYT/> * 《[[宋史]]》:“延钊与坤率所部兵按治边境,以镇静闻。”<ref name=MYT/>  == 史料记载 ==* 《宋史·卷二百五十一·列传第十》<ref name=MYT/> * 《宋史·卷一·本纪第一》<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418256/0291eDowOUOc3B_ivuTsZTDvvC9fCazfJD3z3T9EfBCUyVFHM1WI1MfDGQZHmGIETa72il2JYVuSCyZeB0K-0rYl7G3jglWget7VYX3jbeM 《宋史·卷一·本纪第一》.国学导航.2014-02-06] </ref> * 《续资治通鉴·卷三·宋纪三》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418256/19bdQtHjq64n1fhKdaaZvefeBHkaebzLAahfTwWaYwk_xaQi1F6SkWsJIJBKkfuPkJE3bt5zRdngbrkLSLpX0aAWrAIGN0mc0vlwVVwBP5o址 《续资治通鉴·卷三·宋纪三》.国学导航.2014-02-06] </ref> == 参考资料 == {{Reflist}}
8,4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