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霍韬晦

增加 11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霍韬晦 ''' (1940年3月6日-2018年6月6日),广东广州人, [[ 思想家 ]] [[ 教育家 ]] [[ 新人文主义 ]] 与性情学之倡导者。曾在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中西哲学二十余年,亦曾任香港法住文化书院院长、新加坡东亚人文研究所所长,并为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 南京大学 ]] [[ 广州中山大学 ]] [[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  之客座教授。
==生平==
霍韬晦于1940年生于 [[ 海南 ]] ,1945年举家迁回 [[ 广州 ]] 。1957年移居香港。1964年起随唐君毅修学。1966年于新亚研究所肄业。1969年考获美国哈佛大学奖学金,被派往 [[ 日本京都大谷大学 ]] 修读博士课程,专攻佛学。1972年返港,任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讲师,任教中国哲学、佛学、印度哲学27年。 1982年起兼任新亚研究所研究员;同年,在香港创办法住机构。并担任香港法住文化书院院长、新加坡东亚人文研究所所长。2018年6月6日于北京一医院因病辞世,终年78岁。
==教育事业==
霍韬晦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工作,包括 [[ 儿童教育 ]] [[ 家庭教育 ]] [[ 学校教育 ]] [[ 成人教育 ]] [[ 后大学教育 ]] 乃至企业家教育,地域包括 [[ 香港 ]] [[ 新加坡 ]] [[ 马来西亚 ]] 及中国各地。 霍韬晦主张“生命教育”与“性情教育”,认为只有先把人的性情开发出来,人才能健康成长。霍氏将之称为“生命成长的学问”。
1995年创立“喜耀教育文化基金”,2001年独立注册为不牟利团体。1999年,于中国广东省罗定市创建喜耀粤西学校(http://www.xiyaoschool.org)。
==主持电视的节目==
霍韬晦曾于2005年、2007年及2008年,三度在凤凰卫视主持“霍韬晦讲《论语》”节目,以性情学之进路重解《 [[ 论语 ]] 》。  [[Category:687 人物]]
111,53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