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太姥山

增加 548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太姥山05.jpg|thumb|right| [http://images.fengjing.com/FckFiles/%E5%A4%AA%E5%A7%A5%E5%B1%B1%E5%B2%B3%E6%99%AF%E5%8C%BA-05.jpg 原图链接] [http://scenic.fengjing.com/fujian/9913/Brief.shtml 图片来源风景网] ]]
''' 太姥山 '''世界地质、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 风景名胜区 位于福建省福鼎县南部 、国家自然遗产——太姥山, , 面积约60平方公里。巍峨挺拔于东海之滨,三面临海,一面依山。相传尧时有老母在山中种兰修道,后人称此山为太母山。到了西汉,东方朔奉命为天下名山订正名字,改为太姥山。太姥山以花岗岩峰林洞群为主要特色,融山、海、川和人文景观于一体,以峰险、石奇、洞异、云雾多四绝而闻名遐迩,素有“山海大观”之称,有诗赞之:“悬崖壁矗千层险,云雾多变尽奇观。” 传说诸仙每年到此聚会一次,故又有“海上仙都”的美名。太姥以花岗岩峰林洞群为主要特色,融山、海、川和人文景观为一体,包容了山岳峰崖、溪潭瀑布、山顶泉湖、等风景资源。其中山岳景区是主体,以峰险、石怪、洞奇、峰峦险峻、怪石嵯峨、岩洞幽致、云雾缭绕,以“峰险、石奇、洞幽、雾幻”四绝名闻遐迩,有着“海上仙都”的美誉。山中360处岩石,千姿百态,肖人肖物,鬼斧神工,栩栩如生,仿佛是抽象派大师的雕塑作品,无不赋予“随人意所识,万象在胸中”的想象空间,令人浮想联翩,目不暇给,尤以夫妻峰、金龟爬壁、九鲤朝天最为著名;峰岩之下有一百多处岩洞,呈“井”字形分布,大洞套小洞,小洞连大洞,洞洞相通,纵横交错,曲折幽深,宛如地下迷宫,行进之间,时蹲时俯、时侧时爬,妙趣横生,为天下名山所少有的花岗岩洞群景观,令人折服叹止。登临峰顶, [[ 眺望东海 ]]眺 ,星罗棋布的岛屿,风光旖旎的海湾,千点风帆,万顷碧波,尽收眼底,正是一幅恢弘壮大的“山海大观”图
最为著名;峰岩之下有54峰,24洞,10岩9泉,3溪2瀑,特别是据有各种民间传说的象形景石多达360处,诚可谓石景林立,生动逼真美丽的石景,系山石、峰岩所构成。例如,“九鲤朝天”一景,系9块天然巨石,酷似 9条鲤鱼,昂首朝天,口喷水沫,散落山谷,幻景成为浓雾,瞬变轻云。在众多的峰石下面,藏着众多山洞,这些山洞前后上下,四通八达,形态各异。一线天洞狭长冷峭,上漏一线天光。滴不洞,水声叮当,如奏木琴。还有三声应,七声应等回音谷,令人神秘莫测。登上太姥山制高点天门岭,更是别有山水情趣,溪水流缓,山花似锦。站在天门岭,极目东海,天海一色,大小岛屿尽收眼底。近年新建国内第一座室内观日台,拥有高倍望远镜设备。在室内,东可望茫茫海天,北可望南雁荡山,南可望台、澎诸岛,西可望青山叠翠。
[[File:香山寺12.jpg|thumb|right| [http://www.517time.com/upload/user/%E9%A3%8E%E6%99%AF%E5%90%8D%E8%83%9C/%E7%8E%89%E6%B9%96%E5%BA%B5/%E5%A4%AA%E5%A7%A5%E5%A8%98%E5%A8%98%E5%A1%91%E5%83%8F01.jpg 原图链接] [http://www.517time.com/html/yhaylq/346.html 图片来源中国官方网] ]]
  “九鲤朝天”景点,拍掌称绝, 太姥 雄峙于东海 美不仅在峰 巧石星罗棋布 山海相依、傲岸秀拔 处处是景,步换景异,妙趣横生,可称得上 素有 山海 自然的艺术殿堂 。国寺沿萨公岭 目不暇接之感,无不赞叹大自然的造化神工: 海上 人锯板 之美誉。是一处以花岗岩峰林岩洞为特色,融山 “金龟爬壁” “金猫扑鼠” “玉猴照镜”、“玉兔听潮”等奇石 岛和人文 景观 于一体的风景旅游胜地 栩栩如生,各呈姿态 观赏面积92.02平方公里、保护面积200平方公里 静中 动,似动实静,给天 姥山 平添了盎然生气。置身其中 岳、九鲤溪瀑、福瑶列岛、晴川海滨四大景区和瑞云古刹、翠郊古民居两处独立景点 使人陶醉。山中石壁上的题刻:“ 太姥 无俗石 山面临东海,地处亚热带 个个似神工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随人意所识 年平均气温13.6℃ 万象在胸中。”真是画龙点睛之笔 夏无酷暑 天姥山奇特的石景神韵勾画得淋漓尽致 冬无严寒 。称得上是 个天然迷宫。这些奇洞 年四季 由裂隙交加 宜、休养 大石滚叠而成,形成大洞藏小洞,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曲折幽奇,有 是理想 向低处延伸,可通海面;有的向上扩展,可达山顶;有的峭壁夹巷,见天如线;有的洞室空旷,可容千人…… 旅游、度假、避暑之胜地 “一线天”别具特色,“不钻一线天,美景丢一边。” 这里的 “一线天”长60多米,高40多米,洞内道路高低宽狭,曲折盘旋,“俯卧撑”出洞口又有一石称“卡脖子石”,福成寺,、三折腰、七星洞,登上紫烟岭观鲤亭。不禁想起:“江山如此多娇,令无数英雄竞折腰”的佳句。七星洞上方有七石闪在两壁之间,宛如七颗星星镶嵌在天空,让人叹为观止,云雾多四绝,为世人所称道。<ref>[http://scenic.fengjing.com/fujian/9913/Brief.shtml | 太姥山简介] </ref>
==景区介绍==
'''仙台游览区'''
世人称太姥山为“海上仙都”,是因为传说中的 [[ 东海 ]] 诸仙每年都要在此相聚,迎仙台便是太姥娘娘迎接诸仙的地方,这里的海拔恰好是666米。迎仙台是欣赏太姥山的肖形景观要在集中处,四周各式各样的肖形景观,宛若随意摆设抽象派雕像艺术大师的巨型作品,形神兼备,惟妙惟肖,令人目不暇接,正面九鲤峰方向有夫妻峰、迎仙峰、仙人锯板等景观,右侧乌龙岗方向有仙翁对弈、龟蛇相会、金犬望榕、石观音等景观,左侧葫芦洞方向有金猫扑鼠、郑王点兵、玉兔听潮、蹲猴望海、麒麟长啸等景观,几乎每块石头都可找到贴切的名称。七星洞、紫烟岭,一线天到一片瓦,葫芦洞、将军洞。观赏太姥山云雾自然景观雾幻是太姥山四绝之一,太姥山面临东海,受海洋气候的影响,一年中竟有120个雾日。这下面峡谷,直达平原、大海。“海上生云雾,云雾入峡谷。滔滔涌无声,险峰不可数。天地重浑沌,何处寻盘古?欲作神仙游,请君上太姥”。“迷茫兮烟涛,掩映兮岩阿。唯云海兮浩渺,益想见太姥之嵯峨。”变化莫测的云雾给太姥山增添了灵气和仙气。太姥山云雾有时如浩荡的海洋,波涛浪涌;有时又如纱似絮,飘飘幻幻,仿佛石在动、峰在移,让人飘飘欲仙,如痴如醉。
[[File:九鲤峰3.jpg|thumb|right| [http://www.517time.com/upload/user/%E6%91%84%E5%BD%B1%E4%BD%9C%E5%93%81/%E6%B9%96%E5%85%89%E5%B1%B1%E8%89%B2.jpg 原图链接] [http://www.517time.com/html/syzp/496.html 图片来源中国官方网] ]]
'''九鲤峰游览区'''
“九鲤朝天”景点,拍掌称绝,山之美不仅在峰,巧石星罗棋布,处处是景,步换景异,妙趣横生,可称得上“大自然的艺术殿堂”。国寺沿萨公岭、目不暇接之感,无不赞叹大自然的造化神工:“仙人锯板”、“金龟爬壁”、“金猫扑鼠”、“玉猴照镜”、“玉兔听潮”等奇石景观,栩栩如生,各呈姿态,静中有动,似动实静,给天姥山平添了盎然生气。置身其中,使人陶醉。山中石壁上的题刻:“太姥无俗石,个个似神工,随人意所识,万象在胸中。”真是画龙点睛之笔,天姥山奇特的石景神韵勾画得淋漓尽致,。称得上是天然迷宫。这些奇洞皆由裂隙交加,大石滚叠而成,形成大洞藏小洞,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曲折幽奇,有的向低处延伸,可通海面;可达山顶;有的峭壁夹巷,见天如线;有的洞室空旷, 峰石峥嵘见长,集峰、岩、洞于一体,最具太姥特色。可从迎仙台沿着云标石旁的岭道过“文官落轿,武官下马”的三伏腰、终年滴水不断的滴水洞到南天门,亦可从一片瓦穿通天洞或从香山寺穿南天门洞直抵南天门。站在两扇陡峭岩壁对峙的南天门,可远眺海市蜃楼般的香山寺,仰观沙弥拜月、观音坐莲。随后,穿过头顶摇摇欲坠圆石的七星洞,沿着云蒸霞蔚的紫烟岭,沿途可赏伤心岩、姜太公钓鱼、无领西服、南瓜峰等景观;到回音廊,可一呼三回应;抵观鲤亭,可近距离欣赏九鲤峰、二佛谈经石;然后继续向上,登顶摩霄峰、 [[ 白云寺 ]]
'''太姥娘娘雕像游览区'''
[[ 太姥娘娘 ]] 系古越人始母。得到仙人指点,修练成正果,于家历七月七日乘九色龙马羽化升天,百姓奉为神明,曰圣母,成为闽地第一位女神;雕像由288块花岗岩组成,叠高18层,高20.88米(含基座),台阶的台数、级数,都暗合道教所推崇的数字“九”。雕像造型以方中有圆,以方为主的形调吸收了北魏石石窟雕像的秀骨清相的特点,揉进少许盛唐时代人物面部的丰润,同时从大量汉俑中吸取其造型单纯、简洁之韵味,使得雕像美得敦厚、祥和、仁慈和智慧。其动态状为迎海风而徐徐前行,头略略低垂,慈目微启,时时关注着山下芸芸众生。左臂弯起,指擎灵芝,给人间洒下关爱。右手执拂尘,欲将天下瘴气迷雾扫尽  '''片瓦游览区''' 山西南部,为太姥娘娘得道升天的地方,是一处以幽取胜的佳境。挤过仅可容一人侧身而过的一线天洞,穿过白马洞,便到一片瓦。到此,可边听太姥娘娘升天故事边赏金龟爬壁、金鸡报晓等景观群,可到尧封太姥舍利塔、太姥圣殿凭吊闽越第一女神,可歇脚太姥娘娘修道的鸿雪洞用丹井水泡一壶太姥娘娘传下的绿雪芽茶。然后,或向上穿过危石高悬的通天洞直抵南天门,或向下经过汉白玉五百罗汉堂到香山寺。片瓦游览区  '''摩霄峰游览区''' 唐玄宗年间建造的白云禅寺(摩霄庵)、国内现存最早的摩尼教遗址摩尼宫,还有美女献花、石船等景观。白云禅寺周边,有东方朔所题的“天下第一山”等摩崖石刻,有流米洞、金蟾含钱树等景观。摩霄峰旁,就是太姥山最高峰覆鼎峰,建有观日台。游览完此处,可沿天门岭往天门寺方向继续游览,或从到乌龙岗体验太姥山的峰险
'''香山寺游览区'''
山西南部,为太姥娘娘得道升天的地方,是一处以幽取胜的佳境。挤过仅可容一人侧身而过的一线天洞,穿过白马洞,便到一片瓦。到此,可边听太姥娘娘升天故事边赏金龟爬壁、金鸡报晓等景观群,可到尧封太姥[[舍利]]塔、太姥圣殿凭吊闽越第一女神,可歇脚太姥娘娘修道的鸿雪洞用丹井水泡一壶太姥娘娘传下的绿雪芽茶。危石高悬的通天洞直抵[[南天门]],汉白玉五百罗汉堂,[[香山寺]], 兰花盛开时暗香涌动,故而得名。香山寺始建于明朝,大雄宝殿前有犀牛望月石,上有翁同龢题写的对联;五百罗汉堂内的罗汉均为缅甸汉白玉精雕细琢而成,为国内一绝;九鲤湖小巧玲珑,倒映着九鲤奇峰,湖光山色,是风光摄影的绝妙点;蝙蝠洞内聚集着长千上万只蝙蝠,还有泉水和海洋贝类化石;青龙谷长三百米,内藏着奇石怪洞、绿树杂花,是一个清幽无比的神话世界,尚未开发;登陀九岭可直抵紫烟岭,其尽头悬崖边上有相传是容成子驱石所架的御风桥,横跨于深谷之上,可近观九鲤朝天奇景;穿南天门洞可直抵南天门,洞内树藤缠绕,曲折崎岖,趣味无穷,湖水漫过溢洪坝,形成如珠似玉的水帘。背面的十八罗汉岩倒影湖中,波光粼粼,游人在坝顶的回廊漫步,如入仙景。每年的春夏两季,四周开满五色杜鹃,姹紫嫣红,更令人流连忘。文革伊始。
;[[File:香山寺11.jpg|thumb|right| [http://www.517time.com/upload/user/%E9%A3%8E%E6%99%AF%E5%90%8D%E8%83%9C/%E9%A6%99%E5%B1%B1%E5%AF%BA/%E9%A6%99%E5%B1%B1%E5%AF%BA01_neo_bak.jpg 原图链接] [http://www.517time.com/html/xssylq/333.html 图片来源中国官方网] ]]
'''平兴寺游览区'''
“佛国海天”僧众由青藏法师为首创办佛教徒茶场。十余名僧人于此结茅而住,垦荒种植,从未间断。礼请世行法师移锡于此,因平地而起,故名“平兴寺”,教通诸宗、行依律仪、修归净土为宗旨。十方衲子闻讯踏至而来,依止修学。参学问道者慕名而至,人数日增,无法安僧以供修学。于是1998年,再度扩建五观堂、净业堂、云水堂、尊客堂等。2000年初,为排除老年僧人后顾之忧,使其安度晚年;又病苦僧众可以临时安置,以调节身心,故新建如意寮、念佛堂、住静关房,妥善安处老年僧人和专精修持者。同时, 新建 一座四层重楼伟阁,分别为法堂、学戒堂、普隐堂、藏经阁,巍峨壮丽,气垫恢宏。
'''国兴寺游览区'''
国兴寺游览区。在景区广场可仰望太姥山标志景点夫妻峰和峰林奇观 [[ 十八罗汉 ]] 岩;沿着右侧步游道向前走几步,就到国内绝无仅有的唐朝七级八角实心石塔楞伽宝塔,以及建于唐乾符年间的国兴寺遗址;记载:"国兴寺建自乾符,遗址没蒿莱,石柱数十,纵横倾仆,唯中殿尚屹立。而石柱础栏盾,遍镂花卉物类。意当年宏丽,当不知黄金布地作如何供养也。"可以想象当年的国兴寺规模宏大,而且精雕细刻,十分瑰丽。遗憾的是该寺在宋淳佑甲辰年间(公元 1244年)被大火烧毁。目前所看到的庙宇,属现代建筑,废墟上还竖立着七根大型石柱,四周还散卧着数以百计的石柱、石雕、石井、石槽、石刻等。国兴寺的兴废,前人无不感叹。"善绘名山辛子言,黄金布地始开元。如来不散诸天雨,谁向祗陀太子园。扰传金版署乾符,香积厨中长绿芜。石柱空留三百六,谁将绀碧监浮图。"
'''福瑶列岛'''
==历史介绍==
汉时, [[ 武帝 ]] 命东方朔授天下名山,东方朔钦服于太母山的壮丽和圣母的威灵,于摩霄峰下巨石上挥指写下“天下第一山”五个大字,奏明武帝,册封太母山为天下三十六名山之首,改“太母”为“太姥”。从此,圣母遂称太姥娘娘。至今,一片瓦景区还完好地保存着太姥娘娘塔墓,其碑正面刻有唐玄宗赐题的“尧封太姥舍利塔”七个字。
唐玄宗时,都督辛子言入闽赴任,船经东海,突遇风浪,幸得太姥山神示梦而获救,大为感激,绘图呈奏皇上。唐玄宗置图花萼楼,宣示靖王、宰辅,敕有司春秋致祭"。至乾符四年,僖宗敕建国兴寺于太姥山。寺院规模宏大,有 360根石柱,柱础栏盾遍镂人物、鸟兽、花卉。
唐玄宗年白云禅寺(摩霄庵)、国内现存最早的摩尼教遗址摩尼宫,还有美女献花、石船等景观。白云禅寺周边,有东方朔所题的“天下第一山”等摩崖石刻,有流米洞、金蟾含钱树等景观。摩霄峰旁,就是太姥山最高峰覆鼎峰,建有观日台。游览完此处,可沿天门岭往天门寺方向继续游览,或从到乌龙岗体验太姥山的峰险。 明朝,原名"妙香庵"。卧在大雄宝殿前这块巨石活象犀牛望月,牛颈有一天然岩洞,叫犀牛洞,旧时佛堂就建在犀牛洞内。明朝进益禅师曾修持于此洞中。该寺扩建于公元 1980年,寺内包括太姥娘殿、大雄宝殿、犀牛洞、 [[ 观音 ]] 楼、地藏殿等 筑物,琉瓦斗檐、雕梁画栋。因香山寺周围的山谷生长着众多的兰花,每到花开时节,那幽兰香气随阵阵清风,飘散开来,把整座山都给香遍了,故而得名香山寺。犀牛洞洞口岩壁上刻有一幅对联,大家不妨去欣赏一下。这幅"秀句满江国,芳声腾海隅"的二对联,乃是清朝户部尚书,同治、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所题。翁同龢是清末维新派人士,光绪戊戌变法后被罢职归乡,卒后追溢为"文恭",以书法著世。
==参考文献==
{{Reflist}}
1,06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