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格林兄弟

增加 10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格林兄弟3.jpg|350px|缩略图|右|<big>格林兄弟</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04/22f106e7156744ee8d9833dc6c13a770.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45202483_203231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格林兄弟 ''' (德语:Brüder Grimm或Die Gebrüder Grimm)是指雅各布·格林(1785年1月4日-1863年9月20日)和威廉·格林(1786年2月24日-1859年12月16日)兄弟两人,他们是 [[ 国19 国]][[19 世纪 ]] 著名的童话搜集家、语言文化研究者。两人因兴趣相近,经历相似,合作研究 [[ 语言学 ]] 、搜集和整理民间童话与 [[ 传说 ]] ,故称“格林兄弟”。
格林兄弟的许多作品流传甚广,如《 [[ 白雪公主 ]] 》、《睡美人》、《 [[ 长发姑娘 ]] 》、《灰姑娘》、《糖果屋》、《名字古怪的小矮人儿》和《 [[ 青蛙王子 ]] 》等故事。
==生平==
雅各布·路德维希·卡尔·格林和威廉·卡尔·格林分别于1785年1月4日和1786年2月24日出生在黑森州 [[ 法兰克福 ]] 附近的哈瑙。格林兄弟的家里共有9个孩子,但其中3个还在婴儿时便夭折了。他们的孩提时代在乡下度过。1790至1796年,格林兄弟的父亲被黑森的王子雇用,格林一家搬至当地行政司法官家附近。
格林兄弟的父亲菲利普·威廉(Philip Wilhelm)在雅各布·格林11岁时去世,一家人随后搬到了城里的一间小房子里。两年后,格林兄弟的祖父也离开人世,家里只留下母亲艰难维持着孩子们的 [[ 生活 ]] 。有观点认为,这样的经历便是格林兄弟倾向于在 [[ 故事 ]] 中美化和原谅父亲,着重表现臭名昭著的邪恶继母等女恶人(如《灰姑娘》中的继母和继姐)的原因。不过,这一观点忽视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兄弟俩只是“收集”民间故事,而不是 [[ 故事 ]] 的作者。
这样的经历可能也影响到了兄弟俩对故事的选择。譬如《 [[ 十二兄弟 ]] 》,其中就讲述了“一位”女孩与“几位”哥哥(与格林兄弟自己的家庭结构相像)之间是怎样消除隔阂的。
兄弟俩就读在卡塞尔的弗里德里希文科中学(Friedrichsgymnasium),后来同在马尔堡大学学习 [[ 法律 ]] 。在 [[ 大学 ]] 里,他们受到了弗里德里希·卡尔·冯·萨维尼教授的影响,产生了对从前事物的兴趣。20多岁时,他们开始了语言学与 [[ 文字学 ]] 方面的研究,格林定律和童话与民间故事集便是这些研究的成果。虽然格林兄弟的作品集后来变得脍炙人口,但本质上它们其实是兄弟俩语言学研究的副产品,而研究才是他们的主要目标。
1808年,雅各布被任命为威斯特法伦国王的 [[ 图书 ]] 管理员。1812年,格林兄弟出版了其第一卷童话,即《 [[ 儿童与家庭童话集 ]] 》。他们从 [[ 农民 ]] 与乡下人那里收集故事,同时,也从其他文化和语言中已发布的作品(如夏尔·佩罗的)等其他来源收集。在合作过程中,雅各布侧重于研究工作,而威廉的工作较为细腻,是将收集来的内容变成童真风格的文学作品。他们对 [[ 民俗学 ]] 和朴素文学也感兴趣。1816年,雅各布成为卡塞尔的图书管理员,威廉也被聘用。1816年至1818年,他们出版了两卷德国传奇故事和一卷早期文学史。
后来,兄弟俩对更古老的语言和他们与 [[ 德语 ]] 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兴趣。雅各布开始专门研究德语的 [[ 历史 ]] 以及结构。这些语言的关系在格林定律中得到了揭示。他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1830年,兄弟俩搬至哥廷根,并都供职于哥廷根大学。雅各布从1830年起担任 [[ 教授 ]] 和首席图书管理员,威廉从1835年起担任教授。
在1837年,格林兄弟加入 [[ 哥廷根大学 ]] 中同为教授的五位同事,抗议汉诺威国王破坏宪法。他们一行人在 [[ 德国 ]] 逐渐出名,被称为“哥廷根七君子”(Die Göttinger Sieben)。但他们也因此被大学开除,包括雅各布在内的三人还被驱逐出境。雅各布在卡塞尔定居,离开了汉诺威国王的领地,威廉也跟随离去。他们在弟弟路德维希处落脚。不过,第二年,兄弟俩被普鲁士国王邀请前往 [[ 柏林 ]] ,并定居于此。
兄弟俩晚年都在致力于编纂词典《Deutsches Wörterbuch》,其第一卷于1854年发布。词典在格林兄弟逝世前未能全部完成,被后代人继续编纂。
250,84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