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99
次編輯
變更
曳尾鹱
,無編輯摘要
|}
'''曳尾鹱''' <ref>[http://www.wowcn.org.cn/?p=1620 曳尾鹱(附图)], 湿地之友网,2017-4-11</ref> (学名:Puffinus pacificus)为鹱形目鹱科下的一种中型海鸟,体长[1] 体长39[39-43cm ]] 。嘴较细长,鼻管短,翅尖长,尾呈楔形,亦较长。 [[ 体羽有两种色型 ]] ,一种暗色型全身为 [[ 黑褐色 ]] ,嘴黑灰色,脚粉红色,飞行时翼下褐色,外缘黑褐色; [[ 淡色型 ]] 上体黑褐色,下体白色,嘴淡粉红色,先端黑色,飞行时翼下白色,外缘黑褐色。区别于白额鹱体型较小,头顶无白色;暗色型全身都为黑褐色,易区别。
曳尾鹱飞行高度低,偶尔身子两侧倾斜而向下俯冲,常紧贴水面滑翔以至向下扑翼时翼尖触及水面。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中国分布于台湾。多见于远洋的岛屿,产卵于洞穴中。物种模式产地在 [[ 太平洋克马德克群岛 ]] 。
2012年8月,台风“海葵”将曳尾鹱迷鸟吹到上海,为上海的鸟类新记录。中国大陆曾于1916年第一次在 [[ 福州 ]] 看到曳尾鹱。台湾和香港也有曳尾鹱的目击记录。
== 外形特征 ==
曳尾鹱 [[ 两性相似 ]] ,中等大小。嘴较细,鼻管较短,翅长而尖,尾亦较长,呈楔形。体羽有淡色型和暗色型两种类型:淡色型额、头顶、后颈和上体黑褐色,初级飞羽和尾黑色,其余翅上覆羽和飞羽黑褐色。颏、喉、前颈和下体白色。翅下覆羽亦为白色,具黑褐色斑,腋羽纯白色,虹膜暗褐色,嘴淡粉红色,先端黑色,脚淡红色;暗色型全身黑褐色,飞羽和尾羽黑色,翅上覆羽褐色,虹膜褐色,嘴铅灰色,脚粉红色。
大小量度:体长390-430mm;嘴峰36-39mm;翅274-290mm;尾149-161mm;跗跖45-48mm<ref>[http://www.xzwyu.com/article-13936-1.html 曳尾鹱的外形特征],鸟纲行者物语网,2014-12-14</ref>。
== 生活习性 ==
== 栖身环境 ==
曳尾鹱为典型海洋性鸟类。栖息于 [[ 热带和亚热带海洋 ]] 。繁殖期栖息于海洋中多草和多岩石的小岛上或海岸边。
== 生长繁殖 ==
曳尾鹱繁殖于温暖海洋中的小岛上或海岸边,尤其是多草、多岩石和沙土的岛屿。置巢于海岛岩石洞穴中或地上,或岩石和灌丛下,也有的曳尾鹱在裸露的沙土地上或低矮的植物丛中营巢,在澳洲甚至发现有在岛屿森林中地上营巢的。通常成群在一起营群巢。
繁殖 期9 期[[9 月至翌年4月 ]] 。每窝产 卵1 卵[[1 枚 ]] ,白色,大小为63mm X 41mm<ref>[http://www.xzwyu.com/article-13936-1.html 曳尾鹱的生长繁殖],鸟纲行者物语网,2014-12-14</ref>。
== 地理分布 ==
两种不同羽色的曳尾鹱 ''' 分布范围 ''' :繁殖于印度洋及太平洋热带海域的岛屿。
== 亚种分化 ==
{| class="wikitable" style="width:100%;"
| 2 || 曳尾鹱塞舌尔亚种 || P.p.chlororhynchus|| 澳大利亚西部沿海岛屿和印度洋中的塞舌尔群岛
|-
| 3 || [[ 曳尾鹱台湾亚种 ]] || P.p.cuneatus || 小笠原群岛、夏威夷群岛和中国澎湖列岛
|-
| 4 || 曳尾鹱澳洲亚种 || P.p.royanus || 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岛屿
== 种群状况 ==
2004年估计,全球种群数量超过520万。2009年部分国家种群规模估计为:有50-10,000只曳尾鹱迁徙到台湾;有10,000-100,000对成年曳尾鹱和1,000-10,000只曳尾鹱个体迁徙到日本。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f>[http://www.forestry.gov.cn/main/3954/content-959027.html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党政机关,2017-03-15</ref>。
已列入《 [[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 》(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04)--无危物种(LC)。
== 参考资料 ==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