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台鐵濁水溪橋

增加 4,426 位元組, 4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圖片名稱'''<br><img src="圖片位址" width="280"></center><s…”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圖片名稱'''<br><img src="圖片位址" width="280"></center><small>[來源網站網址 圖片來自網站名稱]</small>
|}
'''濁水溪橋'''為[[日本時代]][[台鐵縱貫線]]第一大鐵橋和最長的橋樑。位於[[台灣]][[彰化縣]]與[[雲林縣]]間[[濁水溪]]上的一座鐵路[[橋樑]],連接[[彰化縣]][[二水鄉]][[二水車站]]與[[雲林縣]][[林內鄉]][[林內車站]],現役橋梁於1990年3月27日完成東正線通車、同年6月22日完成西正線通車[[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台鐵局]]另有一座濁水溪橋,位於[[宜蘭線]]鐵路[[二結車站]][[二結站]]北側,又名「蘭陽溪橋」。

==沿革與設計==
[[鐵路]]濁水溪橋是在二水站與林內站之間橫跨於濁水溪上的一座大橋,也就是濁水溪衝破八卦山脈流入平原的隘口所在,橋的兩端分別是[[八卦山]]脈的尾稜,二水鄉的[[鼻仔頭]]及林內鄉的[[觸口山]],橋長約一千二百公尺。

為鐵路所經過的地方剛好是濁水溪流入平原的隘口所在,寬約僅一千公尺,出了隘口,河床寬度遽增為約兩千公尺,因而遷就濁水溪建橋。鐵橋是由[[日本三菱重工]]渡部技師監造,從[[中國]]雇鐵工施做,當時無重型起重機,弧形拱架,每座重達一百公噸,搭鐵橋架,須就地將一根根粗大鋼筋,以帽釘銜接法,安裝固定位置,技術精巧讓人嘆為觀止。

鐵橋於在一九六一年配合鐵路雙軌工程拆除,改為雙軌平台式鋼製鐵桶橋一九八六年改為雙線預力梁大橋,往日拱形鐵橋身影不見,目前僅剩一座糯米橋見證歷史。一座橋墩遺跡,孤獨的站在濁水溪南岸。<ref>[https://yingtingshih.pixnet.net/blog/post/195609129濁水溪鐵橋拱橋百年橋墩],痞客邦,2017-12-30</ref>

==三代橋==
由於濁水溪橋是建在二水「鼻仔頭」與雲林縣林內鄉觸口之間的隘口,二水人就稱之為「鼻仔頭大橋」。第一代橋是完成於明治三十九年(1906);這也是濁水溪下游最早的一座大橋,全長一千二百四十多公尺,由三十一座橋墩連接而成,橋上搭建有拱形鋼樑,所以又稱之為「濁水溪鐵橋」。
1907年6月19日,臺灣第一座大鐵橋濁水溪鐵橋完工。

===第一代橋===
第一代紅磚砌成的橋墩在南岸留下一座當歷史見證,屹立在河床上,四周均農民墾為耕地,高高的橋墩上豎立一顆大石頭,南面刻著「濁水溪橋,台灣鐵路管理局」,北面刻著「濁水清山」字樣。

舊橋墩是在新橋下游位置,火車是靠左邊走,[[北上列車]]且左邊靠窗座位可仔細見到。

===第二代橋===
民國五十年(1961),鐵路局為配合雙軌化工程,改建為平台式複線鋼製鐵桶橋。
第二代濁水溪橋為單線下承式鋼鈑梁橋,計32孔橋孔,長1,023公尺,於1969年11月開工、1970年8月25日完成橋梁下部結構,1971年6月15日完成上部鋼鈑梁架設,6月28日下午2時通車,[[二水車站|二水]]至[[林內車站|林內]]間[[複線鐵路|雙軌化]]完成,[[臺灣鐵路管理局|台鐵局]]實質完成彰化至台南段全區間雙線〈濁水溪橋完成 明起雙線通車〉。

===第三代橋===
第三代橋建造於原第一代橋上游側,由[[臺灣鐵路管理局|台鐵]]嘉義工務段設計、興福營造有限公司承包,下部結構為長圓形開口沉箱基礎及雙圓柱懸臂式橋墩、上部結構則為下承式鋼筋混凝土預力U型梁,全長1,477公尺,計46孔橋孔,每孔32.1公尺,自1986年3月10日開工,施工期間曾遇沉箱下沉困難問題,經採用高壓噴水沖洗法克服,全部工程於1990年3月27日完工切換下行線(東正線)通車並停用第一代橋、同年6月22日切換上行線(西正線)通車並停用第二代橋。

民國七十五年(1986),為配合[[鐵路電氣化工程]]又改建為複線預力樑大橋,於民國七十八年十二月竣工通車。

== 影片 ==
<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
{{#evu:影片網址
|alignment=center
|dimensions=35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影片說明 }}
</div> {{-}}
<ref>[文章網址 說明],來源,文章日期</ref>
== 參考文獻 ==
{{reflist}}
36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