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巴士底广场

增加 10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巴士底广场.jpg|350px|缩略图|右|<big>巴士底广场</big>[https://dimg07.c-ctrip.com/images/10021f000001gxc9r1DC1_C_400_300.jpg 原图链接][https://you.ctrip.com/sight/paris308/25053.html 来自 携程旅游 的图片]]]
''' 巴士底广场 ''' (法语:PlacedelaBastille)是 [[ 法国 ]] 首都 [[ 巴黎 ]] 的一个广场,是法国大革命的重要纪念地方。
过去是巴士底狱所在地,直到攻占巴士底狱,随后在 [[ 法国革命 ]] 期间的1789年7月14日到1790年7月14日之间,被彻底破坏,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这个广场跨巴黎市的3个区:第四区、第十一区和第十二区。这个广场和周边地区简称为“巴士底”。
立于广场中心的七月圆柱由路易-菲利普一世兴建于1833年到1840年,是为了纪念1830年的七月革命。其他显著的特征包括 [[ 巴士底歌剧院 ]] [[ 巴士底地铁站 ]] 以及一段圣马丁运河。在1984年以前,歌剧院所在的地方,曾经是巴士底火车站。
这个广场经常举办 [[ 音乐会 ]] 或类似活动。巴士底的东北部拥有许多咖啡馆、酒吧、夜总会和音乐厅,夜生活颇为热闹。
由于这个广场具有相当的 [[ 历史 ]] 意义,也经常用于政治示威,包括大规模的2006年3月28日法国劳工抗议。
在巴士底广场交汇的道路有圣安托万路、圣安托万市郊路、亨利四世大道、里昂路、勒努瓦大道、博马舍大道等。
位于巴黎塞纳河右岸,巴黎市区东部,是昔日巴士底狱所在地。从亨利四世林荫大道向北伸延的曲折砌石线标明了原巴士底狱的范围,在圣安东尼街和雅克—葛尔街的交角上一块 [[ 大理石 ]] 上刻着:“这里原为巴士底狱前院大门。
史称它始建于1370年,本意是做为国王 [[ 查理五世 ]] 的王宫。据说它有八个炮楼,二十四米高的围墙、二十五米宽的护城沟。尽管礕垒森严,巴士底狱却曾在内战中七次被克、六次投降,威风落尽。 [[ 亨利四世 ]] 时代,巴士底宫被用来做为储存军费之处,藏有四百五十万利弗尔。但是亨利四世死后,这笔钱被他的败家子老婆、摄政王玛丽·德·美第奇挥霍殆尽。于是巴士底狱后来又被改为监狱。封建贵族们以“后门”弄到一纸“御玺令”(也译为“国王火漆信”),不必经过司法程序,即可以公报私仇,随意关押各类人士,包括大名鼎鼎的“铁面人”和伏尔泰。1784年,御玺令被取消,巴士底狱进行了清理,只留下三十二个瑞士卫兵和八十二个荣军院士兵留守。实际上,当1789年7月14日被巴黎民众攻克时,里面只剩有七名囚犯。
==历史==
1789年7月14日,人们由此攻进古堡。 “巴士底”一词的法文意思是“城堡”。1369年至1382年这里是一座军事堡垒,用以抵抗英国入侵。1382年,改为王家监狱,最初用于幽禁失宠贵族,而最先被关进去的竟是其修建者、巴黎总督奥布里耶。从黎胥留时代起,巴士底正式改作国家监狱。巴士底狱占地2670平方米,由高墙和8座30多米高的塔楼围护,四周是宽24米的深沟,有吊桥供进出。 从16 从[[16 世纪 ]] 起,这里主要关押政治犯,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两次囚禁于此。巴士底狱成为法国封建专制统治的象征。1789年7月3日,巴黎人民奋然起义,14日攻占了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从15日起,民众就挥镐捣毁这座阴森的魔窟,把拆下的石块垫到塞纳河的协和大桥上,让行人日日践踏。在攻克巴士底狱1周年纪念日,当地群众在监狱遗址 [[ 组织 ]] 了盛大的节日庆祝活动,并且立起一块巨牌,上写:“人民在此舞蹈!”1791年,巴士底狱被彻底拆毁,巴黎人民把这里改建成巴士底广场。1830年,巴黎通过法令,决定在巴士底广场为“ [[ 七月革命 ]] ”的烈士立碑,于是建造了至今犹存的“七月圆柱”。这是一座高52米的巨大青铜圆柱,柱顶立着金翅自由神像,势若凌空。他额上朗星闪烁,右手高举 [[ 火炬 ]] ,左手提一条被砸断的锁链,以显示自由战胜专制暴政。柱身分为3截,以象征“光荣的三天”,上边刻满烈士的英名,下面台基上的题词为:“献给在1830年7月难忘的三天(27~28~29)里为大众自由捐躯的法兰西公民。”1880年6月,法国国民议会把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这一天定为法国国庆日。
巴士底广场是法国 [[ 历史 ]] 的见证之一:1848年2月,巴黎人民在这里宣布成立 [[ 共和国 ]] ;“六月起义”和巴黎公社时,无产者又在这里与敌人拼搏,以捍卫这座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1981年5月10日,密特朗当选法国总统,30万群众涌向巴士底广场,游行、联欢,以示庆祝。 [[Category:920 建築藝術總論]]
112,56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