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771
次編輯
變更
巴士底广场
,無編輯摘要
这个广场跨巴黎市的3个区:第四区、第十一区和第十二区。这个广场和周边地区简称为“巴士底”。
立于广场中心的七月圆柱由路易-菲利普一世兴建于1833年到1840年,是为了纪念1830年的七月革命。其他显著的特征包括[[巴士底歌剧院]] <ref>[https://www.pariscityvision.com/cn/paris/landmarks/opera-bastille 巴士底歌剧院],ParisCityVision</ref> 、[[巴士底地铁站]]以及一段圣马丁运河。在1984年以前,歌剧院所在的地方,曾经是巴士底火车站。
这个广场经常举办[[音乐会]]或类似活动。巴士底的东北部拥有许多咖啡馆、酒吧、夜总会和音乐厅,夜生活颇为热闹。
位于巴黎塞纳河右岸,巴黎市区东部,是昔日巴士底狱所在地 <ref>[http://www.zglxw.com/visa/news/19764.html 法国巴士底广场探寻巴士底狱的前世今生],北京中国国旅,2013-03-27</ref> 。从亨利四世林荫大道向北伸延的曲折砌石线标明了原巴士底狱的范围,在圣安东尼街和雅克—葛尔街的交角上一块[[大理石]]上刻着:“这里原为巴士底狱前院大门。
史称它始建于1370年,本意是做为国王[[查理五世]]的王宫。据说它有八个炮楼,二十四米高的围墙、二十五米宽的护城沟。尽管礕垒森严,巴士底狱却曾在内战中七次被克、六次投降,威风落尽。[[亨利四世]]时代,巴士底宫被用来做为储存军费之处,藏有四百五十万利弗尔。但是亨利四世死后,这笔钱被他的败家子老婆、摄政王玛丽·德·美第奇挥霍殆尽。于是巴士底狱后来又被改为监狱。封建贵族们以“后门”弄到一纸“御玺令”(也译为“国王火漆信”),不必经过司法程序,即可以公报私仇,随意关押各类人士,包括大名鼎鼎的“铁面人”和伏尔泰。1784年,御玺令被取消,巴士底狱进行了清理,只留下三十二个瑞士卫兵和八十二个荣军院士兵留守。实际上,当1789年7月14日被巴黎民众攻克时,里面只剩有七名囚犯。
<center>{{#iDisplay:q05446gucd4|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920 建築藝術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