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924
次編輯
變更
許炳成
,→文心文學生涯的開展與中輟
==文心文學生涯的開展與中輟==
文心在二十一歲的他因公出差時不慎意外跌傷,導致右腳腫脹潰爛,幾乎變成殘廢。這場遭遇不僅使文心棄農從商,走入金融行業的領域,也意外的開啟了文心與文學接觸的這扇窗。在旺盛的上進心驅使下,經由「中華文藝函授學校」的磨練,一九五二年以後,散文、小說兩大文體成了他的創作主幹,遂以函授班習作〈諸羅城之戀〉,初試啼聲,再以小說〈生死戀〉在一九五八年獲得《自由談》元旦徵文的第一名,達到文學創作的巔峰。相對於文心在小說上所獲得的肯定,文心將寫作重心轉移到電視劇本後,並未能像他的小說那樣得到矚目,加上人們對當時電視劇的評價亦不高。因此第參章〈文心文學生涯的開展與中輟〉命題所謂的「文心文學生涯的中輟」,是以文心將重心轉移至電視劇作,而中止了小說創作為劃分階段。第三章分為三節來回溯文心走入文學創作的因緣,文學生涯上的豐收,以及造成文學生涯中輟的原因之外,並同時在第三節探究文心對文學所抱持的創作態度與信念。
曾以一年時間參加小說函授班的文心,他在文藝函授學校的習作:〈諸羅城之戀〉,曾經獲得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的創作獎金,之後受到特別注目的小說如〈生死戀〉、〈古書店〉、〈海祭〉、〈祖父的故事〉、〈千歲檜〉等,都是以短篇小說為主。其原因是五○年代台灣的報紙副刊,篇幅極小,最多只能容納約五千字的作品,大約佔全版的二分之一,也不是每天都有,能接受投稿的剩下空間極為有限。至於《泥路》是寫「空襲下的台灣」,是日治時期生活經驗小說,是文心唯一長篇作品。
一九五八可以說是文心豐收的一年。除了開年元旦便傳來〈生死戀〉獲獎的消息外;小說〈英文教師〉以及多篇散文相繼發表於《聯合報》副刊。六月,文心以《自由談》頒發的獎金自費出版了《千歲檜》,是文心的第一部小說選集。由嘉義蘭記書局出版。年底並獲得推薦,榮獲台北西區扶輪社第四屆文學獎。
到了一九六二年,小說《生死戀》由東方出版社出版,除了重複收錄在《千歲檜》中的小說之外,並也將這三年中的新作品納入,《千歲檜》的同名小說則更名為〈山地情歌〉。六年後,東方出版社再度為文心出版了散文與小說的合集:《我行我歌》以及電視劇集多部;同一年亦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了《泥路》。這期間中影公司買去〈海祭〉的電影版權改編成電影〈珊瑚〉之外,〈海祭〉、〈最後的晚餐〉等也相繼被翻譯成英、日文。本論文第肆章〈文心小說作品探究〉便從文心的長、短篇小說入手,來探討文心小說在主題意涵、小說中反映的台灣社會以及語言風格等方面的藝術成就。
一九五○年代的現代詩發展,相較於題材以反共懷鄉為主的小說和閨秀大家的生活散文,是截然不同的發展方向。至於五○年代的散文也是反共散文的時代。由於散文義界寬鬆,不易界定,使得標上「反共」、「戰鬥」、口號式的作品,也都被寬大的視為散文。從一九五○到一九五九年將近有三百多本的散文、近八十位散文作家出現。
另外,沒有電視的五○年代,舞台話劇、電台廣播劇是整個劇運的重心,戲劇題材依舊為反共抗俄劇主導。由於二二八事件後,在「反共抗俄文藝」大纛之下,政府所扶持成立的劇團,在為達成「教育」與「宣傳」的政治目標之下,培植出的大量反共劇本的作者與演員,不僅阻礙了四○年代新劇發展的道路,也在六○年代以後,進入了電視和電影,影響了電視電影的品質。
在這樣的背景下,除了小說創作之外,也有其他文類創作的文心,卻能不受時局影響,成為濁世中的一股清流。曾在函授學校受過訓練的文心,除了小說創作以外,他的創作文類也涉及到新詩與散文。隨著六○年代電視的普及,在小說界已享有盛名的文心,遂受到電視公司的延攬,從事於電視劇本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