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冼玉清

增加 9,249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王忠诚 | 圖像 = [[File: 冼玉清(.jpg|缩略图|center|[https://p1.ssl.qhmsg.com/t0165506266de54f7d0.jpg 原图链接]]] ]] | 出生日期 = 1895年1月10日-1965年10月2日),祖 | 國 广东南海西樵,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民族 = 汉族 | 出 地 = 澳门 | 職業 = 诗人、画家、文献学家 | 毕业院校 = 岭南大学 | 主要成就 = 岭南第一位女博学家 | 代表作品 = 《广东女子艺文考》、《广东文献丛谈》、《广东鉴藏家考》等 }}
'''冼玉清'''(1895年1月10日-1965年10月2日),祖籍广东南海西樵,生于澳门。 画家,著名文献学家,杰出诗人,岭南第一位女博学家 。为岭南文化研究献出毕生精力,在历史文献考据、乡邦掌故溯源、诗词书画创作、金石丛帖鉴藏等方面功昭学林,被誉为"千百年来岭南巾帼无人能出其右"的"不栉进士"、"岭南才女"
==个人简介== 冼玉清,别署碧琅玕馆主、碧琅玕馆主人,广东南海人,被誉 " 岭南 才女"。 化研究 史专家、书画家,精传统诗词书画,对发掘岭南乡土和佛教典籍贡 出毕 卓著,一 精力 未婚。幼居澳门,受业于名师陈子褒主办的"灌根学塾" 长达7年。后入香港圣士提反女校进修英文,1918年转学岭南大学附中。 中学期间,曾因她学贯中西而由钟荣光推荐,兼任附中低年级的国文、 历史 教员。1920年她在附中毕业,考入岭南大学中文系。1924年毕业后以成绩优异留任国文系助教,继升讲师、副教授。1927年钟荣光任岭南大学教务长,又推荐她兼岭大文物馆(初称博物馆)馆长,一直到1949年广州解放。一生收藏图书不懈,以广东 文献 为最,和徐信符交往颇密,辑有《南州书楼所藏广东书目》。多次访问广东藏书家,如辛耀文、潘明训等;先后藏书万余册,藏于"碧琅玕馆"中。著述甚丰。 ==生平经历==1895年1月10日生于澳门,幼年时代在香港度过,13岁即入私塾,随名儒陈荣衮诵习文史长达6年,后 入香港圣士提女校专攻英文两年。1917年,考入广州岭南大学,主修古典文学。1927年任岭南大学国文系讲师,后擢升副教授,讲授骈文、文学概论。岭南大学并入中山大学后,她又任中山大学文学系教授,兼任岭南大学博物馆馆长达25年。 1955年,退离教职。 1956年,任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1964年1月,前往香港探亲、治病。 1964年8月立下遗嘱:死后把遗下的现金、股票捐给政府。 1964年10月,以病重之身返回广州。 1964年11月8日,写信给广东省政府领导,对捐赠一事郑重说明"此事只系圈内人知道便了,切不可宣传,更不可嘉奖"。 1965年10月2日,冼玉清因乳腺癌不治,病逝于羊城医院,享年70岁。 ==教学生涯==1928年夏,冼玉清应燕京大学教务主任周钟岐之邀,北游燕京。适钟荣光亦因事来到故都。由钟介绍会晤曾任清廷驻藏大臣和驻英、法 乡邦掌 美公使的张荫棠,并参观了 溯源 宫博物院古物陈列所及长城等处,眼界为之大开。翌年,钟荣光为使冼玉清在岭大安心教学,除晋升她为教授外,并破例拨给校园内"九家村"的一座房子给她。从此,冼在居住、潜修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照顾,这就是"碧琅玕馆"的所在地。经过北游和陆续接触名流、硕学、诗人、艺术家之后,冼玉清的学术修养日益深厚,她对学术研究的兴趣更加浓郁。 冼玉清是一位非常勤奋的学人。偶然也参加雅集,寻幽访古,但大都为了学术。她的大部分时间都埋头工作。她从岭大任教时起,先后兼任过前广州市博物馆顾问、广州市政府文献委员、勷勤大学教授、广东通志馆纂修、广东文献委员会顾问、《广东文物》编纂委员、南京国史馆协修,后来晋升为部聘一级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冼玉清继续在岭大任教。1952年,广州各大学作院系调整后,岭大并入中山大学,冼玉清转任中山大学教授兼中山纪念室(后称馆)主任,1955年退休。1956年任广东省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在任期间,多次到省内外参观访问,写过不少歌颂社会主义的诗篇。1960年,她因病回澳门就医,在澳亲友都力劝她留下,但她毅然回穗,并将存款调返祖国。冼玉清一生俭朴,乐于助人,曾资助冼星海赴法国留学。 冼玉清终生未婚。冼玉清自称"以事业为丈夫,以学校为家庭,以学生为儿女",终身不曾婚嫁。 ==个人著作==她毕生沉迷典籍,勤于著书立说,对中国古典文学有极深的造诣,特别在 诗词 创作方面,卓然成家,有"广东才女"之誉。解放前著有《碧琅玕馆诗抄》多集。1949年出版《流离百咏》,这是她在抗战时期颠沛流离中的忧时愤世之作。 她的主要著述是在学术研究和整理广东文献方面,学术著作不下300万字。已出版的专著有《赵松雪 书画 创作 考》、《广东印谱考》、《招子庸研究》、《更生记》 金石丛帖 《广东 鉴藏 家考》、《广东女子艺文考》、《广东丛贴叙录》和《广东文献丛谈》  ==人物事迹==与岭南大学结缘冼玉清在康乐园的岁月是从岭南学校附中开始的。她晚年曾经回忆:"1916年父亲又送我到香港读书。香港终是花花世界,与我的性情不相宜。有一次父母带我去广州玩,参观岭大,我觉得这地 面功昭 远离市尘,真是藏修之所。于是转入岭大附中,一读读了两年中学,四年大学。"冼玉清1918年入读岭南大学附中,1920年,冼玉清附中毕业直升岭南大学国文系。1924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此间,她一直在附中兼任历史国文教员。1925年新学期,冼氏被聘为岭南大学国文系专任助教,并由此踏上艰辛的学术之途。冼玉清在岭南大学曾得到过众多前辈学人的奖掖,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钟荣光与杨寿昌。钟荣光是岭南大 首任华人校长 与冼玉清之师陈子褒交情笃厚,十多年间学校的国文教育基本由子褒学校的优秀毕业生主持。他对冼玉清更是关爱有加,1930年即拨一独栋住宅与冼氏作碧琅玕馆,1932年,32岁的冼玉清更 钟荣光聘为岭南大学文物馆馆长,在当时被广为传颂。 1927年,岭南大学聘请时年61岁的教坛名宿杨寿昌主持国文教育。 杨寿昌主持岭南大学国学教育12年间,中文系老师少时不过三四人,多时也不过五六位,其中只有杨、冼二人教学位置不变。记者了解到,冼玉清的主要学术及创作成就是在岭南大学时期完成的。她38岁时发表《元赵松雪之书画》一文,在学术界赢得喝彩,此后学术研究及书画、诗作均有精进。 晚年捐献终生积蓄冼玉清出生于富商家庭,小时颇 "千百 父母钟爱,然而她于1920 进入 岭南 巾帼 大学时,却是半工半读。1950年前后,冼玉清经常往返于香港广州之间,有人检举揭发她去香港送情报,她于思想改造运动中被迫交代,其父怜其孤苦 依,特地为其在香港银行存了一笔养老的钱,她每月去香港,是去签收银行的利息。 冼玉清不是没有钱,俭朴是她的生活方式。而同时她也乐于助 能出 ,该奉献时舍得奉献。记者采访及查阅资料了解到,冼玉清有过不少捐助他人的故事,特别是她晚年将大部分遗产捐献国家,更是让人感动。冼玉清早年就曾资助冼星海赴法国留学,据说还是一笔不小的数目。1950年抗美援朝时,冼玉清曾认捐了一大批钱。1955年底,借着批判胡适资产阶级唯心论、批判胡风反革命集团及肃反运动,中山大学以思想保守、不肯参加政治学习为由,将冼玉清作退休处理。同年香港有高校邀请其前往任教,月薪高达3000多元,但被其拒绝。 离开中大后,冼玉清曾任广东省文史馆副馆长。冼玉清晚年患有乳腺肿瘤,1963年,她向广东省委统战部申请赴澳门、香港治病。在香港时,她将自己的财产作了处理,将 右" 大部分近40万港元捐给国内统战部门,并声明" 此款是已出之物,如何用途,由你们支配,总要用得适当就好了。但此事只系围内人知道便了。切不可宣传,更 栉进士可嘉奖。"  ==相关评价==冼玉清是岭南当代杰出的女诗人、学者、广东文献专家。她夙慧勤学,能诗善画,其诗屡受陈三立 " 陈寅恪等大家好评。冼老师一生写下多篇学术论文,对研究 岭南 才女文化、文献,作出重要贡献。不过,在强调一切"为阶级斗争服务"的年代,冼老师的研究显得不合时宜。在许多人看来,她是守旧的白专典型。确实,冼老师虽然学识渊博,但对许多政治术语,包括苏、欧的文艺理论用语,却茫茫然搞不清楚。她只会扎扎实实地考证、爬梳古籍,读她爱读的书,做她爱做的事。在"风雷激荡" 的年代,她似乎跟不上政治,跟不上时代 她静静地生活,似乎真的像唐代王维所说:"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但是,从她先后两次捐款的举动看,你能说她不关心政治,不关心祖国和人民吗?
55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