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学会会员、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会员,长期从事水产养殖学、水产生物技术、水产微生物与免疫学研究,目前从事鱼类种质资源保护、品种选育及水产病害防治研究。<br><br>主持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涉及基因表达和口服鱼用疫苗研制。<br><br>主研或参加3项国家级项目及多项横向研究课题。<br><br>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篇。<br><br>大鲵(娃娃鱼)人工繁殖与病害防治专家,水产科学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骨干专家,淡水鱼类资源与生殖发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骨干专家,教育部淡水鱼类资源与生殖发育创新团队重要成员。<br><br>1986年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动物学专业,<br><br>1996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动物学专业,获硕士学位;<br><br>2000年毕业于四川大学遗传学专业,获博士学位;<br><br>2001年在西南农业大学水产学院任副教授,2001年至2003年师从西南农业大学向仲怀院士从事特种动物养殖博士后研究;<br><br>2006年起在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水产系任教授。<br><br>主要讲授《水产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水产动物医学》,《水产动物免疫学》、《动物生物化学》等课程。<br><br>长期从事特种水产动物养殖、水产病害防治及水产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的研究,主持和主研农业部科技项目、国家教委科技项目、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横向科研课题20余项,在水产动物繁育特别是[[大鲵]](娃娃鱼)、名贵蛙类、鲑鳟鱼类等的人工繁殖、中草药鱼药研制、水产疫苗研发及水产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均取得较多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近40余篇。
{{uncategorized|time=2019-09-06T13[[Category:53:11+00:00}}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