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方国安

增加 129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方国安 ''' (1913—2011)原名方国南。湖南省平江县人。一九三0年参加 [[ 中国工农红军 ]] ,同年加入 [[ 中国共产党 ]] [[ 土地革命 ]] 战争时期,任红三军团警卫连 [[ 排长 ]] ,红一方面军第二师六团连政治指导员,第四师十团代理营政治教导员,第八十一师直属队总支书记,团政治委员。参加了 [[ 长征 ]] [[ 抗日战争 ]] 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六团政治处主任,教导第四旅十团政治委员。
==担任职务==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一师政治部主任,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后勤部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成立后,任中南军大第六分校政治委员,第二十五步兵学校政治委员,广西军区政治部主任,广西军区副政治委员,第二政治委员,广东省军区政治委员。一九五五年被
授予少将军衔。是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个人履历==
=== 投身革命===
1930年,方国安17岁,这年6月,他加入了 [[ 红军 ]] 队伍。“不想受压迫,就要斗争。”方国安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生活艰苦,掀翻压在身上的“三座大山”,成为了这个质朴的男孩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理由。
1936年底, [[ 八路 军115 军]]115 师686团时任团长是李天佑,政委杨勇任,从“抗大”二期毕业的方国安前来报到,任二营教导员。
=== 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23日,日军精锐部队板垣第5师团大队人马向平型关进发,115师奉命在距平型关尚有几十里的上寨镇伏击。
在方老的记忆中, [[ 平型关 ]] ,是一形似瓶子的大山谷,口小肚子大。“瓶口”是老爷庙,“瓶底”是平型关,中间是一个大肚子山谷,谷底叫乔沟,有一条长5公里的公路。根据战斗部署,685团在东侧,686团在西侧,待敌人进入埋伏圈后,东西夹击。同时,老爷庙缺口处的高地上,架起了10挺机枪,等敌人完全进入后,封住这条惟一的缺口,来个关门打“狗”。
9月24日晚12时,师指挥所下达了出发的命令。
当天晚上,阴云密布,倾盆大雨由天而降。二营按预定方案埋伏了下来,焦急地等待着,除了雨声,什么也听不到。趴在方国安身边的是一名刚入伍的小战士,感觉到他全身发抖,方国安便拍着他的肩膀说:“别怕。”小战士说:“我不是怕,是冷。”
早上8时左右,山沟里传来一阵汽车的 [[ 马达 ]] 声, [[ 声音 ]] 由远而近,一列一眼望不到头的军车渐渐出现在视野中,为首的日本鬼子高举着太阳旗,旁边有二十几个扛刺刀的日本步兵,其后是满载着军用物资和日本兵的军车,骑兵紧随其后。不一会儿,日本鬼子就挤满了整个岙沟。
攻击信号弹一声嘶响,升入 [[ 天空 ]]
“攻击开始,狠狠地打!” 团长李天佑嚯地站起来,举起手枪,大喊道。刹那间,机枪、步枪、手榴弹、迫击炮一齐发射,把拥挤在 [[ 公路 ]] 上的鬼子打得人仰马翻。
“鬼子当时就被我们打蒙了,一个个惊慌失措,缩成一团,躲在汽车后面胡乱地放枪。”随即,为抢占老爷庙,拿下这个制高点,685、686两个团向谷底发起猛烈的冲锋,一场惊心动魄的白刃战顿时展开。“排长常海车子弹打光了,就端着刺刀与敌人拼杀,一连刺死了6个鬼子,最后被鬼子用刺刀挑死。”
“战争很激烈,山沟里到处都是尸体,血流得满地都是。被掀翻的汽车在冒着浓烟。”“跟我一起冲锋的那个小战士牺牲了。”方老顿了顿,眼神悠远而悲伤,似乎陷入了沉思,“他本来想去救一个日本伤兵,没想到却被对方用军刀刺进了腹部。”方老介绍说,当时日军战败后,很多日本兵死也不愿意交出 [[ 武器 ]] ,还做着殊死反抗  ===党校进修=== 1943年3月,方国安与11团团长王根培、师部敌工科长等七八个人起程前往[[延安]],休整学习。这段路程,方国安用三个[[数字]]来概括:“五五二”——共走了五个月,冲破了鬼子五道封锁线,躲过了两次“大扫荡”。途中,方国安一行人经过129师驻地太岳地区,刘伯承师长还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方国安到达延安后,在[[中央 党校 进修]]学习。1944年,还未毕业,方国安又接受任务,奔赴抗日前线,直至日本鬼子投降。
1943年3月,方国安与11团团长王根培、师部敌工科长等七八个人起程前往延安,休整学习。这段路程,方国安用三个数字来概括:“五五二”——共走了五个月,冲破了鬼子五道封锁线,躲过了两次“大扫荡”。途中,方国安一行人经过129师驻地太岳地区,刘伯承师长还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方国安到达延安后,在中央党校学习。1944年,还未毕业,方国安又接受任务,奔赴抗日前线,直至日本鬼子投降。[[Category:军政人物]]
110,9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