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32
次編輯
變更
张廷发
,创建页面,内容为“张廷发(1918年4月9日-2010年3月25日),福建沙县夏茂镇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
张廷发(1918年4月9日-2010年3月25日),福建沙县夏茂镇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领导人,曾任第十一、十二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空军原政治委员、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人物简介==
张廷发(1918年-2010),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夏茂镇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11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张廷发同志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第5军团13师37团三连战士、班长、排长、团通信主任,红31军91师司令部参谋、股长,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极其险恶的环境中,他克服重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各项任务,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
抗日战争时期,张廷发同志先后任八路军第129师386旅司令部参谋,129师东进纵队司令部通信科科长、作战科科长,129师385旅轮训队队长、司令部作战股股长,129师司令部作战科科长、太行军区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其间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和多次反“扫荡”战斗。1944年任太行军区第七军分区司令员,率部参加道清战役、安阳战役、邯郸战役,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发展壮大了抗日武装力量,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张廷发同志先后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六纵队参谋长,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南下大别山支队司令员、桐柏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中共汉南工委书记、桐柏军区汉南指挥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在刘伯承、邓小平同志的直接领导下,他参加了邓县、宛西、宛东、襄樊等战役,领导汉南工委成功收编了众多民变武装,表现出优秀的军事指挥才能和组织领导才能。邓小平同志在写给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报告中,给予桐柏军区第三军分区“胜利最多、士气民气最好、发展最大”的高度评价。1949年5月,张廷发同志任中共襄樊地委书记、襄樊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领导进行当地的剿匪、土地改革和巩固解放区工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张廷发同志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身先士卒,英勇战斗,表现出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事业的坚定信念和赤胆忠诚,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张廷发同志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11军副军长。1953年2月,张廷发同志调空军工作,先后任空军第一副参谋长、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他积极探索总结空军部队建设规律,坚持从严治军,狠抓各项工作落实,特别是对专机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坚持靠前指挥,主动克服困难,保证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行及外国元首、政府首脑访华的专机飞行安全。1956年5月,参与指挥并成功开辟了北京至拉萨空中航线,创造了我国航空史上的奇迹。
“文化大革命”期间,张廷发同志受到残酷迫害,被停职反省。1969年10月和1970年8月,先后被送往山东鱼台和陕西大荔农场监督劳动,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他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作风,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忍辱负重,与林彪一伙进行了不懈的斗争,表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坚持真理的高贵品质。1973年恢复工作后,张廷发同志任空军副司令员、空军党委第三书记,1975年10月任空军政治委员、空军党委第一书记。他与空军党委绝大多数常委一起,同“四人帮”进行坚决斗争,经受住了严峻的政治考验。
粉碎“四人帮”后,1977年4月,张廷发同志任空军司令员、空军党委第一书记。他坚决贯彻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始终把教育训练摆在战略位置,带领空军党委领导班子,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全面整顿机关、部队,推动各方面拨乱反正,使空军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高度评价。在他任司令员期间,空军圆满完成了首次战备训练汇报表演、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华北地区实兵演习和新中国成立35周年阅兵等重大任务。
张廷发同志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1985年退出一线领导岗位后,他仍然关心党的事业,关心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关心空军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他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关心老区建设,为帮助扶贫事业、希望工程不遗余力。他关心党史军史工作,认真撰写回忆著作、文章,为有关部门提供重要的历史资料,为宣传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尽职尽责。
张廷发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十一次、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7年至1982年任中央军委委员、常委,在1985年9月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和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曾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
==人物简介==
张廷发(1918年-2010),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夏茂镇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11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张廷发同志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第5军团13师37团三连战士、班长、排长、团通信主任,红31军91师司令部参谋、股长,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极其险恶的环境中,他克服重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各项任务,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
抗日战争时期,张廷发同志先后任八路军第129师386旅司令部参谋,129师东进纵队司令部通信科科长、作战科科长,129师385旅轮训队队长、司令部作战股股长,129师司令部作战科科长、太行军区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其间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和多次反“扫荡”战斗。1944年任太行军区第七军分区司令员,率部参加道清战役、安阳战役、邯郸战役,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发展壮大了抗日武装力量,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张廷发同志先后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六纵队参谋长,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南下大别山支队司令员、桐柏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中共汉南工委书记、桐柏军区汉南指挥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在刘伯承、邓小平同志的直接领导下,他参加了邓县、宛西、宛东、襄樊等战役,领导汉南工委成功收编了众多民变武装,表现出优秀的军事指挥才能和组织领导才能。邓小平同志在写给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报告中,给予桐柏军区第三军分区“胜利最多、士气民气最好、发展最大”的高度评价。1949年5月,张廷发同志任中共襄樊地委书记、襄樊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领导进行当地的剿匪、土地改革和巩固解放区工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张廷发同志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身先士卒,英勇战斗,表现出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事业的坚定信念和赤胆忠诚,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张廷发同志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11军副军长。1953年2月,张廷发同志调空军工作,先后任空军第一副参谋长、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他积极探索总结空军部队建设规律,坚持从严治军,狠抓各项工作落实,特别是对专机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坚持靠前指挥,主动克服困难,保证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行及外国元首、政府首脑访华的专机飞行安全。1956年5月,参与指挥并成功开辟了北京至拉萨空中航线,创造了我国航空史上的奇迹。
“文化大革命”期间,张廷发同志受到残酷迫害,被停职反省。1969年10月和1970年8月,先后被送往山东鱼台和陕西大荔农场监督劳动,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他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作风,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忍辱负重,与林彪一伙进行了不懈的斗争,表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坚持真理的高贵品质。1973年恢复工作后,张廷发同志任空军副司令员、空军党委第三书记,1975年10月任空军政治委员、空军党委第一书记。他与空军党委绝大多数常委一起,同“四人帮”进行坚决斗争,经受住了严峻的政治考验。
粉碎“四人帮”后,1977年4月,张廷发同志任空军司令员、空军党委第一书记。他坚决贯彻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始终把教育训练摆在战略位置,带领空军党委领导班子,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全面整顿机关、部队,推动各方面拨乱反正,使空军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高度评价。在他任司令员期间,空军圆满完成了首次战备训练汇报表演、边境自卫还击作战、华北地区实兵演习和新中国成立35周年阅兵等重大任务。
张廷发同志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1985年退出一线领导岗位后,他仍然关心党的事业,关心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关心空军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他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关心老区建设,为帮助扶贫事业、希望工程不遗余力。他关心党史军史工作,认真撰写回忆著作、文章,为有关部门提供重要的历史资料,为宣传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尽职尽责。
张廷发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十一次、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7年至1982年任中央军委委员、常委,在1985年9月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和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曾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