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定窯

增加 2,415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定窯瓷器的造型特徵==
關於晚唐[[五代]]定窯白瓷的器物造型,[[李輝柄]]先生早年曾有論述,即定窯白瓷的器形一部分是模仿邢窯,燒制的壁形底碗,在造型、釉色上與邢窯大體相同,另一部分的器皿造型,是模仿當時盛行的金銀器皿並結合瓷器的特點創造出來的,如各種盤、哇、杯等」。這一論述基本上概述了當時定窯白瓷的主要造型特徵。現就器物斷代的細節問題,談一下我們的看法。定窯生產規模宏大,品種繁多。多為碗、盤、瓶、碟、盒和枕,亦產凈瓶和海螺等佛前供器,但數量極少,主要是作為貢品進入宮廷。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定州白瓷孩兒枕]]」,是定窯瓷器的代表作之一。<ref name=“kknews" ></ref>
 
==定窯花裝飾==
北宋中期,社會安定,產業勃興,繁榮的城市有著優質生活的需求。就瓷器言,燒造普及,名窯迭興。定窯領先採用支圈覆燒法增加質量,用劃花、印花技法增添花紋,均使瓷器大量產燒並維持一定的品質,能供應國內外廣大的市場。
 
===覆燒===
定窯碗盤日用器的形制甚為規律,口緣多無釉,是所謂「[[芒口]]」,方便安裝金屬稜釦以增添瓷器光彩。芒口因覆燒而產生,定窯碗盤倒扣在環形支圈上,每個支圈層層相疊,則外表看似一個筒形匣缽,內層卻是多個不相碰觸的同形式碗盤。因此一方面節省窯內空間可大量燒造,一方面口部支撐有利於細薄廣口小足器不易變形;是瓷窯裝燒技法的發明,一時隨從者眾,遠至江西、福建窯場亦皆有襲仿者。
 
===劃花定窯===
十一世紀中葉前後,定窯的窯工開始以劃花裝飾瓷器,寬刃的雕刀作斜刀與回鋒變化,快速的呈現畫筆提捺勾描般的線條;又善於利用梳箆般的多岔工具,在主紋飾間劃出平行流暢的複數線條,增加花葉的豐滿,或水波的流動。
 
劃花花紋,最常見的是一枝蓮花或萱花,穿繞器面,花葉疏朗跌宕、優雅自生。其他如水塘鵝雁、游魚,快速卻柔和的線條,勾劃對大自然的謳歌;面如小牛的螭紋和昂首跨步的行龍,都神采奕奕、活潑靈動。
 
===印花定窯===
[[北宋]]晚期,定窯工匠以蘑菇樣的模子同時整飭造型並笵印花紋,而多件模子具有年代刻款,顯示印花技法在金代更為盛行,可大量重複製作同形同紋的作品,供應廣泛的市場需求。
 
工整的印模,與金銀器型模相似,常製作規律的分格與菊瓣曲褶的壁面,布置飛鳥舞過繁花、水禽蕩漾於細密水波間,而螭紋矯健、祥雲密佈、花葉伸展,密無縫隙,均見刻模者構圖設計的獨到處。
 
<gallery>
aa04.png|定窯 印花孔雀牡丹盤<br>北宋~金 十二~十三世紀
aa06.png|定窯 劃花萱花笠式盞<br>金 十二~十三世紀
aa05.png|定窯 印花牡丹百褶盤<br>金 十三世紀
aa08.png|定窯 印花嬰戲圖折沿盤<br>北宋~金 十二~十三世紀
aa09.png|定窯 蓮瓣劃花蓮荷螭紋盤<br>北宋 十一世紀~十二世紀初
</gallery>
==參考資料==
1,6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