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王若愚

增加 3,945 位元組, 5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王若愚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 其他人物相关 王若愚,男,汉瓦堂主,字雨庐,号白痴,…”

王若愚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
其他人物相关






王若愚,男,汉瓦堂主,字雨庐,号白痴,白丁,河南省开封市人,1956年12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协书法函授院首批教席,现任开封市书协副主席、书法创作委员会副主任。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王若愚



出生地

河南省开封市



民 族

汉族



国 籍

中国



主要成就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职 业

书法家



出生日期

1956年12月









目录


1河南籍


2湖北籍






.
折叠 编辑本段河南籍.



其作品于八十年代获首届《中原书法大赛》二等奖;曾入选《全国首届篆刻艺术大展》;获二届《中原书法大赛》一等奖;中央电视台《首届书法大赛》银奖;首届《中国石化书法美术摄影大奖赛》金奖;首届《全国商业书法美术摄影大奖赛》金奖;《首届中国兰亭书法大赛》优秀奖;首届《龙年国际书赛》银奖;首届《黄河杯国际书赛》金奖。参加《国际书展》;《国际临书大展》。作品收录《国际书展精选册》、《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中国书协)、《中国现代书法家作品集》(中国书协)、日本国《中国当代墨宝集》和《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篆刻集》。
.
折叠 编辑本段湖北籍.


折叠 个人简介


王若愚(1890—1964) 本名元宝,黄陂长轩岭方家潭人。幼读私塾5年,后在汉口邱德茂衣庄当学徒,14岁回乡务农,农闲时玩灯戏。16岁搭班在农村演黄孝花鼓。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拜师陈浩伢,到汉口美丽茶园入茶园班唱“挂衣”。早先工旦,艺名小桂清;后工丑,更名若愚。是楚剧进汉口的早期艺人之一。1912年加入共和升平楼,拿手戏有《游春》、《龙凤环》等。

折叠 人物经历


1926年北伐军进入武汉,他积极参与组建楚剧工会。楚剧进化社成立,当选为干事。1928年,汉口公安局召开“禁演剧目会议”,王代表楚剧界出席会议。在会上,他据理力争,逐一申辩《送香茶》《倒栽麻》《乌金记》等可以保留的社会价值,挽救了一批观众喜爱的传统剧目。同年秋,王若愚依托楚剧进化社、湖北剧学总会的组织力量,带领楚剧同仁,向戏院老板提出改革工资的要求,将包银改用银元支付,使大批演员增加收入。事后,戏院老板勾结当局诬陷王及李百川、章炳炎3人,王等以理抗辩,终以罚洋百元、冤狱1月了事。

1929年,汉口市政府开办楚剧演员训练班,主任李某贪污嫁祸学员,王带头闹学潮,到教育局上诉,迫使当局停学改组。

1933年,川剧雪艳秋旅沪演出失意,途经武汉,王以楚剧同学会名义,宴请川班全体同仁,并挽留赐教授艺,播下友谊的种子。武汉沦陷后,楚剧演员赴渝,川剧同仁则让出赖以谋生的“一园”戏院,使楚剧得以立足于重庆。

抗日战争初期,全国剧界名流云集武汉,王代表楚剧界热情接待,扩大了楚剧的影响。他组织楚剧各班编演抗日救亡的新戏,参加各种劳军募捐义演,促进了楚剧的改革与发展。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在汉成立,他当选为常务理事。武汉沦陷前夕,他组织楚剧宣传第二队,辗转四川重庆、泸州、内江等地,宣传抗日救亡,同时也扩大了楚剧在四川的影响。

1947年,他写出《楚剧奋斗史》一书手稿,介绍楚剧40余年艰苦创业的历程,呼吁后来者,继续为楚剧事业而奋斗。他参与了楚剧界在20世纪初直至20世纪40年代的每一个重大活动,正如他自己所说:“阵阵不离穆桂英。”
48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