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赵邯郸故城

增加 561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赵邯郸故城1.jpg|缩略图|[http://labs.qunar.com/travelbook/note/6707069 赵邯郸故城]]]'''赵邯郸故城''',又称赵邯郸故城遗址,是中国战国时期赵国国都邯郸古城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区及其西南郊。总面积约1888万平方米。全城分廓城与宫 城,两部分相距60余米。 也是战国后期黄河以北人口众多、商业繁荣的最著名的大都会之一。据考查,廓城兴起于春秋时期, 战国加以扩充,是赵都主要组成部分。<ref>[http://www.bytravel.cn/Landscape/57/zhaohandangucheng.html 邯郸市丛台区赵邯郸故城旅游指南]</ref>
邯郸故城包括赵王城及大北城两部分。赵王城为赵都宫城遗址,分东、西、北三城,平面呈“品”字形。城内地面上有布局严整的龙台、南北将台等夯土台,地下有面积宽广的夯土基址,显示了中国封建社会初期都市建筑的基本面貌。大北城发现了作坊、炼铁、陶窑遗址。
邯郸故城位于今河北省南部,西依太行,东临华北大平原,新都在旧邑南部的丘陵地带,环境险要,物产丰富。迁都前的邯郸,已是人口聚集,手工业和商业发达,能容纳和吸引各方宾客的著名城邑了。新都改在丘陵地带,目的是免遭水患。
赵王城建于赵国迁都邯郸前后,据记载,赵敬侯元年(公元前386年)把国都从中牟迁到邯郸,历经八王,共158年,至赵王迁八年(公元前228年)为秦国所占。公元前209年,秦将章邯攻赵王歇,下令“夷其城廓”,一代名都从此毁坏,以后逐渐变为[[废墟]]]。这座古城遗址,经历了两千多年,至今仍雄伟壮观,它对于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初期都城布局和建筑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
== 建筑特点 ==
城墙构筑是先在原生土以上垫土夯实后,再筑墙。夯窝密集,直径约4~6厘米。夯层厚6~8厘米。墙外侧下部壁面,收分约为11度,内侧为台阶式,每高2米左右内收1米,形成一层台阶,上铺筒、板瓦,现仅存下半部两层。墙上内侧每隔20米左右用陶制的排水槽构筑成斜坡式排水道。
[[File:赵邯郸故城2.jpg|缩略图|[http://www.huamu.cn/wap/news-detail.aspx?id=53279&sid=61 赵邯郸故城]]]
城内夯土台基底部多为方形,四面呈台阶状,有的台阶上保存有建筑基址,如“龙台”近顶部的一层,宽15~30米,台面较平整。2号台的中腰东西两侧各发现两列南北向的柱础石。在将台等处也发现面平而不规整的柱础石及瓦片等。
== 历史文化 ==
在曾经的岁月里,赵王城扮演了春秋战国历史上的重要角色,奠定了邯郸崛起成为秦汉时期中国五大都市的雄厚物质基础。赵王城里曾经上演过众多流传千古的故事:赵武灵王力排众议,大刀阔斧地进行胡服骑射的改革;文臣蔺相如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武将廉颇攻城野战,所向披靡……此外,毛遂自荐、联楚抗秦、围魏救赵、邯郸学步、将相和等历史典故也都发生在这里。<ref>[https://you.ctrip.com/sight/handan495/1835421.html 邯郸赵邯郸故城攻略]</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Category:670 中国地方志总论]][[Category:630 中国文化史]][[Category:600 史地总论]]
8,09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