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增加 94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png|350px|缩略图|右|<big>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big>[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627/c616f9e541464b039b50f5c122ebc574.pn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38111925_597849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 创建于1988年。历经 [[ 吉林省 ]] 对外语言文化交流中心、吉林国际语言文化学院、吉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等发展阶段。2004年2月,经 [[ 教育部 ]] 批准正式建立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至今已有32年办学 [[ 历史 ]] 。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穆树源教授为董事长,博士生导师吕英华教授为院长,付宏政教授为党委书记。
学校坐落在 [[ 长春 ]] 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有东、西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576000平方米,总 [[ 建筑面 积255447 积]]255447 平方米。设有11个院(系)、47个本科专业,涵盖了 [[ 经济学 ]] [[ 管理学 ]] [[ 文学 ]] [[ 法学 ]] [[ 教育学 ]] [[ 艺术学 ]] [[ 理学 ]] [[ 工学 ]] [[ 医学 ]] 等9个学科门类。目前,在校本科生11684人  学校以建成国内一流民办大学、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民办名校为发展目标,以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社会责任感强、创新精神强、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确立了以“人人皆能成功”为核心内涵的“成功教育”理念,形成了“勤奋开拓自强育才”的校训精神
学校以建成国内一流民办大学、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民办名校为发展目标,以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社会责任感强、创新精神强、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确立了以“人人皆能成功”为核心内涵的“成功教育”理念,形成了“勤奋开拓自强育才”的校训精神。
==办学条件==
截至2017年1月,学院设有15个院系,开办43个本科专业,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医学等9个学科门类。
 
 
===师资力量===
截至2017年1月,学院拥有600余名专任教师,其中教授、副教授的比例达到42%,具有 [[ 硕士 ]] [[ 博士 ]] 学位教师的比例达到70%。有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7个,40余名教师被聘为兼职硕士 [[ 研究生导师 ]]
===教学建设===
截至2017年1月,学院建有现代化教学大楼、实验大楼、 [[ 图书馆 ]] 、室内 [[ 体育馆 ]] 和标准化室外体育场,建有标准化教室、数字化多功能教室、专业实验室和同声传译教室,有10座现代化学生公寓、2座学生食堂和设施完善的福祉会馆及生活服务中心。
===获得荣誉===
2005年,学院获陈香梅教科文奖办公室、中国 [[ 成人教育 ]] 协会颁发的中国民办教育创新与发展贡献奖。
2007-2010年,学院被中共长春市委、市政府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1]
2009年4月,获2005-2008年度吉林省教育外事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
2011年,学院参加全省社会组织综合评估,名列最高等级5A级社会组织榜首;被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评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被吉林省教育厅评为“ [[ 十二五 ]] ”期间吉林省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先后两次被评为吉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2012年,学院被中共长春市委、市政府评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单位。
2011-2014年,被中共长春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单位。[1]
2016年7月,获吉林省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科研平台===
截至2017年1月, [[ 学校 ]] 拥有“十二五”立项建设的省级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社会科学重点领域研究基地2个,省部级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省级 [[ 高等教育 ]] 研究基地2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1个,“十二五”吉林省高校立项培育重点实验室1个。[1]
据2017年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建有的东北福祉研究所下设老年社会福祉研究室、中国社会福祉政策研究室、国外社会福祉研究室、中国福祉教育研究所,拥有1个应用语言学学会学术团体。
714,66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