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膽汁

增加 2,18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膽汁具消化及排洩功能:膽汁由肝臟細胞分泌而來。肝細胞是人體很大的代謝工廠,當血液循環流到肝臟,肝細胞會把血液中的養分、藥物、代謝物、毒物等,在肝細胞裡運作後所形成的廢物送到膽管,經由膽道、膽囊把膽汁的各種成分濃縮混合後,就形成了最後排出的膽汁。
*膽汁具有消化及排洩功能。
*膽汁的主要工作是負責乳化脂質(其中不含酵素),亦會幫助消化一些蛋白質和醣類。
**將膽固醇轉化為膽汁酸,這是肝臟清除膽固醇的主要方式。早期的降膽固醇治療,就是採用口服膽汁酸結合劑,促進肝細胞合成更多膽汁酸,以消耗膽固醇。
**膽汁是一種複合成分,膽汁中的膽汁酸,能消化脂肪及脂溶性維生素;膽汁中的膽紅素,是血紅素的代謝物之一;
**膽汁也是一種身體的排洩管道,讓身體的脂質、膽固醇、藥物、毒物等的代謝物由此排出,一旦膽汁滯留,膽紅素也是形成黃疸顏色的原因。<ref name="好心肝會刊">{{cite web |url=https://www.liver.org.tw/journalView.php?cat=33&sid=500&page=5 | title= 肝臟的膽汁代謝功能 | language=zh | date=2010-01-15 | publisher=好心肝會刊 | author=吳靜美| accessdate=2020-05-23}}</ref>
==膽結石與膽汁的密切關係==*膽結石就是膽汁(從肝臟排出的消化液)的成分起變化,進而由其成分造成結石。膽囊中的結石稱為「膽囊結石」,膽管中的結石稱為「膽管結石」。此二者在形成方式、成分、症狀上,均具有個別的特徵。*產生膽結石的原因:**新陳代謝障礙說、膽汁淤滯膽道說(膽汁鬱積)、膽道炎症說、感染說、自律神經失調說等。事實上,是綜合上述各種原因所導致的。**最受重視的是上述各種原因所引起的膽汁成分變化--膽固醇在膽汁中處於飽和狀態,若產生某種變化,馬上結晶成為膽石。**膽汁會起變化,多半是具有溶解膽固醇能力的膽汁酸減少。例如膽囊引起炎症,膽汁中的膽汁酸被膽囊壁吸收,而膽固醇不被吸收;使得膽固醇和膽汁酸的比例變大,最後產生膽石。**對於膽固醇的溶解,膽汁中的脂肪酸與卵磷脂也有密切關係。**某些細菌(如E. coli)會造成膽汁中水溶性膽紅素分解,分解後的游離型膽紅素再與鈣離子形成沉澱即為結石。 **膽汁淤滯於膽道內也會引起膽汁成分的變化。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等所造成的膽道緊張及運動失調也一樣,而且生活條件(例如整日坐著工作的人,有束腹習慣的人、有便秘傾向的人)也有影響。 **妊娠時與產後的女性也極易造成膽石,這是因為血液和膽汁中的膽固醇增加,且隨著胎兒的成長,膽道受壓迫而引起膽汁淤滯。**荷爾蒙的異常也是原因之一。<ref name="痞客邦">{{cite web |url=https://yogihouse123.pixnet.net/blog/post/281365670 | title= 膽汁成分與膽結石的關係!! | language=zh | date=2011-09-16 | publisher=痞客邦 | author=王明勇| accessdate=2020-05-23}}</ref>
==参考來源==
{{Reflist}}
6,50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