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王余杞

增加 62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王余杞(1905.3.9-1989.11.12),笔名隅棨、曼因等,四川自贡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经 [[ 郁达夫 ]] 介绍认识 [[ 鲁迅 ]] 。1930年在天津北宁铁路局任职,业余从事文学写作,是左翼成员。1934年在天津编辑《当代文学》,1936年北方左联改组成立作家协会,他被选为执行主席。全国解放后任北京交通大学副研究员、人民铁路出版社编审。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在青海劳动改造,历时20年。1978年,冤屈得到改正,受聘华中理工大学教授;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之际,王余杞回到故乡,参加自贡抗敌歌咏话剧团的纪念活动;1989年11月因病辞世,终年84岁。
1929年他的短篇小说集《惜分飞》,由上海春潮书局出版,郁达夫作序,对其作品给予高度评价,称之为“力的文学”。这年暑假,他第一次会见鲁迅和郁达夫,他们的谈话使之深受启示和教益。1930年初,由学校组织东渡日本实习,9月实习结束回国,毕业后分配到天津北宁铁路局工作。
王余杞虽然学的理工科,但始终爱好文学创作,不断利用业余时间写小说。
 
1934年7月,《当代文学》创刊后,遵循“文须及时”的办刊宗旨,发表了大量密切配合现实斗争的文学作品。如发表[[宋之的]]、[[叶紫]]、[[聂绀弩]]、[[丘东平]]、[[夏征农]]、[[李辉英]]的短篇小说;[[艾青]]、[[甘运衡]]、[[魏照风]]的诗歌;[[澎岛]]、[[文殊]]、[[陈明中]]的剧本等,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动荡社会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暴露了社会的黑暗和侵略者的罪恶,歌颂了人民群众不屈不挠的抗敌斗争。郁达夫、[[周作人]]、[[蒲风]]等也曾先后为刊物写稿。
9,11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