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唐十八陵

增加 227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唐十八陵 ''' 是指 [[ 朝19 朝]]19 位皇帝位于 [[ 渭河平原 ]] 的18座陵墓。从高祖 [[ 李渊 ]] 算起至哀帝李祝,唐朝共有21位皇帝。除唐末的昭宗李晔葬河南 [[ 偃师 ]] 的和陵,哀帝李祝葬 [[ 山东 ]] 菏泽的温陵之外,又因 [[ 武则天 ]] 与高宗合葬,因此有18座分布在 [[ 渭河 ]] 以北的 [[ 陵墓 ]] 。陵墓区西起乾县、礼泉,经泾阳、三原、富平,东止蒲城凡6县(分属咸阳、渭南两市)约150千米。
唐十八陵按营造方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积土为冢,仿照秦汉陵墓所建,如高祖李渊的献陵、敬宗 [[ 李湛 ]] 的庄陵,武宗 [[ 李炎 ]] 的端陵,以及僖宗 [[ 李儇 ]] 的靖陵共4座。献陵积土为“山陵”是因为唐初国势财力尚不强盛所致;而晚唐的庄陵、端陵和靖陵则是由于国势衰微财力不支的原因。另一种方法是因山为陵,始自太宗昭陵,完善于高宗乾陵,此后形成制度,共14座。此法亦源自前朝, [[ 汉文帝 ]] 治霸陵“因其山,不起坟”,即地面上不起封土。 [[ 东晋 ]] [[ 南朝 ]] 诸帝亦多仿照。依山为陵的方法,是从半山腰开凿墓道,至山体之中修筑墓室。此种墓制以石砌筑,异常坚固,要比积土为冢的陵墓更为坚固和安全。但目前因开山采石,依山为陵的帝王陵遭到严重破坏。14座陵墓中,除 [[ 乾陵 ]] [[ 昭陵 ]] 等个别陵墓主峰看起来还是完整的,其余无一幸免。
==帝陵简介==
唐代从公元618年建国,至公元907年灭亡,历时289年。共21帝20陵(高宗 [[ 李治 ]] 与女皇武则天合葬乾陵),除昭宗李晔( yè)的和陵和哀帝李柷(zhù )的温陵分别在 [[ 河南 省|河南]] 偃师和山东 [[ 菏泽 市|菏泽]] 外,其余18座陵墓集中分布在 [[ 陕西省 ]][[ 乾县 ]] 、礼泉、 [[ 泾阳 县|泾阳]] [[ 三原 ]] 、蒲城、 [[富平县| 平6 平]]6 县,东西绵延100余公里。几乎与渭水汉九陵成平行一线。据 [[ 宋敏求 ]] 《长安志》记载,昭陵和贞陵周围一百二十里;乾陵周围八十里; [[ 泰陵 ]] 周围七十六里;定、桥、建、元、崇、丰、景、光、庄、章、端、简、靖等13陵周围四十里;献陵周围二十里。 [[清朝| 清代 ]] 陕西巡抚毕沅曾对18陵进行整修,树立题碑。
唐十八陵分布于渭北六县:依次为乾县的高宗和武则天乾陵、僖宗靖陵; [[ 礼泉 县|礼泉]] 的太宗昭陵、肃宗建陵;泾阳的宣宗贞陵、德宗崇陵;三原的高祖献陵、敬宗庄陵、武宗端陵;富平的中宗定陵、懿宗简陵、代宗元陵、文宗章陵、顺宗丰陵; [[蒲城县| 蒲城 ]] 的睿宗桥陵、玄宗泰陵、宪宗景陵和穆宗光陵。
唐的大陵制度沿袭汉代,是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动乱岁月,将堆土为陵转变为依山为陵的产物。唐代290年的 [[ 历史 ]] 中先后出现了20位帝王,除去末代两帝不在陕西安葬外,其余都葬在 [[ 长安 ]] 以北的塬上,地跨号称“唐十八陵”。陵区一般可以分为3个部分:陵山、陵园(内外城)、下宫和陪葬墓群。
陵山的选择必须要巍然独特、气势俊秀,站在山陵之巅向南近可以俯视整个陵园,向远可以眺望泾、渭大川。当初,唐德宗的葬礼有 [[ 日本 ]] 使者参加,他跟随到了嵯峨山,看到其气势壮观,深为震撼,回国后广为传颂,后来把 [[ 京都 ]] 近郊一座山命名为“嵯峨山”,太子的宫邸亦称“嵯峨院”,及至 [[ 太子 ]] 即位便是历史上的“嵯峨天皇”。 ==参考文献==
46,162
次編輯